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1998.1 第73期

裏衣外衣-愛的實踐

楊百合

 

一.世上的鹽

  在使徒行傳中,有一位女信徒,名叫多加,她為人和藹可親,樂善好施(徒九:36-42)。

  她很得人們的愛戴。她病死了,很多人為她哀哭,捨不得她死。

  她似乎是不能死的。(正如母親不能生病,生病了誰去買菜,煮飯,洗衣服…)

  她死了,大家盼望她會復活。於是叫人去請使徒彼得來,為她禱告。(這一點顯示出他們的信心,相信主有大能,能叫死人復活;另一方面,他們有很強烈的願望,希望多加不要死。)

  多加果然意外地從死裏復活。這至少給我們一個啟示:人需要她活着,神也要她活着。

  多加像鹽(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發揮了鹽的功用。鹽!人人都需要,不能一日缺少。

  我們是否如此?不是自己覺得“非我不可”,而是別人覺得“無你不可”。

二.得力的秘訣

  我想,多加的靈性一定很不錯。她愛主,才會愛人。我想她無論家務怎樣忙,她一定每日靈修──讀經,祈禱,這是得力的秘訣,這也是她能把愛心向外發展的主因。

三.愛心加上行為

  最令人感動的是:那些寡婦站在彼得的旁邊,拿出多加與他們同在時,所做的裏衣外衣給他看。這些裏衣外衣,是一個見證,見證多加愛心的表現。愛心,只是用口講沒有用。要以實際行動表現出來,才有用。只講不做的愛,是鳴的鑼,響的鈸。沒有行動的愛是無心的愛。多加平日自己身體軟弱多病,仍然能夠花時間,精神,做這些裏衣外衣送人,幫助人。我們幫助人,不一定要送裏衣外衣,裏衣外衣給人溫暖,只要能帶給人溫暖,就等於送裏衣外衣給人了。

四.結語

  講一句鼓勵的話,或安慰人的話,使人覺得溫暖。

  打一通電話,或寫一封信,去鼓勵,安慰人。

  甚至可以發出一個微笑,使人感到溫暖。

  女作家張秀亞在她的文章中說“我們何不常常微笑,重播春天。”雖然已是蕭瑟的秋天,但微笑給人溫暖,好像仍在春天,所以微笑能重播春天。

  注意,多加做衣服,是送給寡婦的,寡婦無倚無靠,很需要幫助。多加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今日,雪中送炭的少,錦上添花的多。

  多加是一個靈裏富足的人…能給人,就是富足的人。

  有些人,物質很富有,但很吝嗇,他便是“貧窮的富人”。  

  有些人物質並不富有,但很慷慨,他是“富足的窮人”。

  有一句流行的話說:“窮得只剩下錢”。

  耶穌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六:38)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07306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