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2010.9 第149期

忠誠獻身事奉主

鄭盛光

 

  在事奉上,神所看重的不是我們能做多少;祂所看重的是我們是否完全獻上(羅一二:1-2),是否良善忠心(太二五:21)。那麼,我們應當如何事奉?

一.要有清楚的目標和異象

  事奉猶如馬拉松的賽程,需要有清楚的目標和異象,才能堅持的跑下去,直到終點為止。聖經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二九:18)。異象不是抽象的夢境,而是從神而來的負擔和使命。“放肆”所指的就是茫然沒有目標,事奉失去了負擔和使命,最後不是崩潰,就是離開崗位。
  異象,使摩西就算面對以色列百姓的剛硬與無理取鬧的頂撞,他依然忠心忍耐到底,成功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異象,使迦勒到了八十五歲的高齡,仍然有十足的信心去攻取希伯崙,他對神的獻身始終不變。異象,使尼希米離開波斯皇宮,千里迢迢回到猶太故鄉,長期獻身於重建耶路撒冷的偉大工作。異象,使保羅過着四處漂泊的宣教生涯,他的獻身,為主贏得了許多寶貴的靈魂,也建立了許多教會。他一生的事奉不走樣,祕訣就是:“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二六:19)。異象,使主耶穌自己成為好牧人,願意毫無保留的為我們捨掉祂寶貴的生命。
  今天,你是否獻己於主,忠誠事奉?你心中的異象是否還清晰?抑或已經模糊不清?

二.要毫無保留的把最好獻上

  有些人事奉是看情況,看環境:有沒有與自己的生活,事業,利益或家人的需要起衝突?若有的話,只有等這些事情解決了,才考慮事奉神。這根本是沒有奉獻的心。
  有些人認為自己的聖經知識還很淺,需要好好的裝備一下,才有資格談事奉。這是對的;問題是這些人裝備來裝備去,總是感覺不夠,事奉總是開始無期,最後也成為逃兵。
  有些人好一點,起碼已經踏上教會事奉的列車,可是隨着工作越來越繁重,家庭經濟重擔壓心頭,孩子的學業需要,加上世俗的引誘與衝擊,不知不覺也落入底馬的光景當中(提後四:10),不能持守到底。
  令人更加擔憂的,有些人似乎越事奉越起勁,為福音的工作大發熱心,孰不知他們內心貪圖的卻是萬人的敬仰。有些傳道人從來不把弱小的教會放在眼裏,只會選擇有前途有名氣的大教會;牧者與牧者之間也常常互相比較:誰的恩賜比較多?誰的講道比較吸引人?誰的教會比較興旺?筆者實在擔心這些人已被名利和群眾的掌聲沖昏了頭腦,已將神的要求拋諸腦後。
  神的要求是甚麼?就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羅一二:1)。“活祭”必須完完全全的擺在神的祭壇上。不是部分,而是全部;沒有保留,而是徹底的獻上,包括我們的時間,精力與才幹。真正的事奉是甘心情願的完全獻上,是勉強不來的。如果你心裏沒有預備好,所獻的活祭遲早會變成死祭。你若想事奉神,就必須先徹底的獻上,將主權交給神,讓祂完全來支配與使用你的生命。
  馬利亞打破玉瓶,把貴重的香膏澆在主的頭上,這個舉動叫門徒感到氣憤,認為是浪費的事。然而在主的眼裏,這才是不折不扣的奉獻,是最美的事奉(太二六:6-13)。香膏再貴,若只原封不動的保留在玉瓶裏,根本發揮不了甚麼作用。香膏必須為主打破,為主傾流,才能真正流露出馨香之氣。

三.要準備隨時為主付上代價

  一般來說,我們都希望看見教會每個信徒都樂意參與事奉;尤其是牧者,常常希望越多信徒參與越好。但神絕不隨便選人用人。士師記第七章記述神派遣基甸出兵攻打米甸人,基甸心中所盤算的是聲勢浩大的兵力,結果在他大力號召之下,有三萬二千人紛紛起來響應這場戰事。神洞悉人心,知道這三萬多人未必個個都能派上用場,因此兩次吩咐基甸削減人數。第一次是以“膽量”為考驗的標準,當基甸宣告說:“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結果有二萬二千人臨陣退縮,只剩下一萬人(士七:3)。第二次是以“機警”為錄取的標準,方法是讓這一萬人都下到水旁喝水,凡跪下喝水的(代表鬆懈)一律被淘汰,只有那些用手捧着舔水的(代表保持警覺),才是神所要的。霎時間,一萬人竟縮減至三百人(士七:4-7)。三萬二千人之中,只有三百人能派上用場。
  神所用的是那些已經準備好隨時為主付上代價的精兵。主耶穌曾語重心長地向許多想要跟隨祂的群眾說出一句令人卻步的話:“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一四:26-27)主耶穌這句話並非抹煞親情的重要,而是說明跟隨祂是要付上極大的代價,並提醒我們要特別留意的一件事:攔阻我們事奉的,往往是來自我們身邊的親人。
  所以,事奉主是要先仔細考慮代價是甚麼。不要隨興所至,三心兩意,以至到了重要關頭之時拖拖拉拉,左顧右盼,最後放棄。既然選擇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就當專心一志,不要回頭。

四.要在肢體的配搭中彼此建立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四:9-12)
  這段經文很具體的形容肢體互相配搭的重要性,說明團隊的精神。一個人不能完成的任務,改由一群人合作起來,就能輕而易舉的達成目標。反過來說,在進行一項大工程時,只要有一小撮人不想合作,甚至搞破壞,將會大大的影響全體的運作,最後失敗收場。
  民數記第三十二章記述以色列新一代子民終於來到約但河邊,大家懷着一股渴望之情,準備跨越河水,邁前攻取迦南美地之際,卻偏偏聽見流便與迦得這兩個支派臨陣退縮的消息。他們振振有詞地對摩西說:“亞大錄,底本…尼波,比穩,就是耶和華在以色列會眾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僕人也有牲畜;…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民三二:3-5)。言下之意,就是不想繼續向前渡到河西,只求定居在河東一帶就已滿足,因為這裏是高原地帶,雨水豐足,適合畜牧。
  摩西如何看待這起事件呢?他嚴厲的責備他們說:“難道你們的弟兄去打仗,你們竟坐在這裏嗎?你們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過去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那地呢?”(民三二:6-7)征服迦南美地是全體以色列人的責任,任何擅自離開隊伍的行為都是不忠不義的罪,不但破壞神長久以來向以色列人所定的計畫,同時也對不起過去和他們一同出生入死,一同並肩作戰的好弟兄。
  再看保羅的事奉,會發現他很少獨來獨往,無論走到哪裏,身邊必定有同工與他相伴,而且關係非常密切。保羅深懂肢體配搭的重要性,也善於激發與任用別人去從事他想做卻做不到的工作,以至相輔相成。在保羅的觀念裏,個人的事奉必須向肢體們負責任,個人的恩賜必須在肢體中去運作;面對信仰挑戰的時候,大家都是站在同一陣線上,彼此鼓勵,互相打氣。
  事奉的配搭如同接力賽的團隊合作,每個人跑完一段,就交由另一人繼續奔跑另一段,如此一個接着一個,直到終點為止。事奉也是如此,一代舊人換新人,保羅提醒提摩太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

結語

  獻身是神對每個事奉者最基本的要求;缺乏這基本的條件,那是工作,不是事奉!
  神正在尋找那些肯全然獻上,能夠忠心事奉祂的人。你打算如何回應這神聖的呼召呢?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四九期 2010.9
作者鄭盛光先生為馬來西亞文良港福音堂主任傳道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4903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