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2010.9 第149期

中西鬼節

于中旻

 

  黃昏後。按門鈴或敲門的聲音。開門時,發現門前站着戴猙獰鬼面具的孩子們,有的穿着女巫式的黑色長衣,張開袋子乞討糖果。
  十月三十一日,“鬼魅”猖行的“萬靈節”。再次提醒我們,這個鬼世界,孩子們也在變成鬼。

鬼節溯源

  萬靈節(Halloween),或稱諸聖節前夕(All Hallows' Eve),是源於英格蘭和愛爾蘭節日。按照古時凱勒特(Celt)和撒可遜風俗,收成完畢,就是新年前夕,在高處舉火,可辟除惡靈。在那天,把草原上牧放的牲畜趕回家裏,家族,鄰舍,聚集狂歡;據說,死去家人的靈魂,也回家來參與盛會。根據羅馬凱撒(Julius Caesar, 100-44 B.C.)的記述,高盧族和凱勒特族人中間,公元前四世紀時,有種督依德(Druids)祭司階級;他們是族中知識和宗教的權威,相信靈魂轉生,死者的靈魂會再投胎轉世(學者認為是源自印度的婆羅門教),並且殺人獻祭。凱撒提庇留(Tiberius,在位A.D. 14-37 見路加福音第三章1節)禁止這種宗教,但其風俗流傳下來。

與異教混合

  大約在第五世紀時,基督教傳入不列顛諸島;至六七世紀時,始普遍盛行。熱心的傳教者,誤以為人數增加就是增長的成績,為了爭取當地人歸信的數字,往往在信仰上與異教文化妥協。於是,把凱勒特人的狂歡節日,與諸聖節前夕的慶祝混合,其中的宗教風俗,也就保留下來,成為傳統。
  到十九世紀後期,愛爾蘭移民才把這種風俗帶到了美國。也許,起初只是為了有趣,並未曾考究其起源。以後漸漸盛行起來,鬧得太過分,使人生厭。“不招待,就使壞!”(Trick or Treat!)本來假定是惡作劇的手段,但有時孩子們在討不到糖果的時候,就真箇對那家人破壞,有的打破人家門窗,招致糾紛。

華人的鬼節

  按華人的舊俗,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一般人稱之為“鬼節”。七月中,是秋收的時候。民家把竹劈開,作成三腳,上面放些米飯,素食,祭享先人,稱為“盂蘭盆”。(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至於“盂蘭盆”的來源,是出於偽佛經盂蘭盆經,由“烏藍婆拏”梵語譯音轉成,原來的意思是“倒懸”,是說死去的父母受苦很厲害。“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之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之恩。”
  而道教則以為七月中元“要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
  這樣看來,由中國秋收的季時,家裏的人聚筵享樂,怕餓鬼無依,會來找麻煩,也就對他們招待。佛教和道教都看上了這個方便的日子,也就成為他們的節日。其實,中國傳統的宗教,本來就是不純粹的,教義和神佛都互相通融。

媚鬼與心鬼

  “不招待,就使壞!”是中國人與鬼打交道的傳統思想。不行法治的經驗,使“敬你三牲,還我五福”的原則,用於應付官,也應付鬼;可憐的老百姓,知道兩方面都是惹不得的。年終送灶的時候,想出用麥芽糖粘住灶君的嘴,要老天常年派駐家中的“特務”“上天言好事”。這種公然行賄賂,媚鬼求安求福的事,幾乎在各地各族的祭祀風俗中都有。這也就是“紅包政策”的普遍實行,反映社會狀態。至於媚灶的風俗,遠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至於華人的祭祖風俗,有人以為與孝道有關,又與聖經十誡中“當孝敬父母”相提並論。但推究來源,各民族的祭拜先人,都與罪疚心理有關;罪疚發生懼怕,而媚鬼求福避禍。因此,連主張厚葬豐殮,慎終追遠的儒家,也說:“祭而豐,不如養之薄”;真正的孝道,在於生時孝敬,好好奉養,死後沒法補救。而對於已死的先人,固然可以記念,但只有效法他們的善德義行,不是崇拜祭奠。
  基督徒孝敬父母,是由於神的吩咐;在生養鞠育之外,父母更事為神的代表,把神的旨意和真理,傳遞教導兒女。因此,免除了罪疚的感覺,也就不存着懼怕,不要去祭奠祈禳。

基督徒立場

  不過,鬼是有的;卻不是死人變成的,是出於那惡者撒但魔鬼。聖經說:“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可見魔鬼是有權勢的。
  但基督徒卻是例外。聖經說:
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裏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約壹四:4,五:18-19)

  神是眾光之父,萬福的源頭。要蒙福得平安,需要認罪悔改歸向神,相信接受主耶穌基督,作神的兒女,有神的保守,自然不怕“鬼叫門”。
  信主的基督徒,要“自守,遠避偶像”(約壹五:21),不可與世界和異教風俗混合,受他們同化(林後六:14-18)。因為神是忌邪的神;光明和黑暗不能相交。基督徒不要以為在真理上妥協是小事;不要任由孩子們參與鬼節活動。
  在積極方面,基督徒應該藉此機會,把神的真理傳揚給世人,正如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在我們以先的榜樣。他於1517年十月三十一日諸聖節的前夕,藉節日會眾聚集的機會,把“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九十五條,張貼在威登堡諸聖堂的門上,為了要邀人辯論,顯明真理。結果,發展成宗教改革運動,一時風起雲湧,教會得潔淨,福音得傳開。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四九期 2010.9
作者于中旻博士前為新加坡神學院講師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4905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