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2012.11 第162期

超越的信心

葉福成

 

經文:馬太福音第八章5至13節

  福音書裏稱讚一位無私的百夫長,他對神的莫大信心,帶來耶穌的稱許,僕人得醫治,並且被拿來與猶太人作比較。在神的眼中,怎樣的信心才是大的?

信心超越社會地位

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祂說:“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裏,甚是疼苦。”(太八:5-6)

  這個百夫長是有愛心而仁慈的,他不像典型的主人或督工,而是僕人的關顧者。當僕人有疾病,正在疼痛的時候,他不是漠不關心或者不管僕人的死活。儘管他和他的僕人過着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社會地位,身分或財富,但這些並沒有影響他們的關係,沒有使他們之間出現隔閡。

  百夫長在僕人痛苦時心存同情和憐憫,是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好人。他懂得僕人的病況,也瞭解僕人所經歷的憂愁和痛苦。百夫長說:“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裏,甚是疼苦。”(太八:6)僕人“甚是疼苦”(聖經唯一一次記載),這“疼苦”比那在耶穌面前“受苦”的污鬼(太八:29;可五:7;路八:28)和被風浪“搖撼”的門徒(太一四:24)更厲害。以上幾處經文中,“疼苦”,“受苦”與“搖撼”原文是用同一個希臘字,只是對百夫長僕人痛苦的描述加上了“甚是”,表示他是格外的疼痛。這個在社會上被輕視的奴隸,在患病痛苦之中,得到了他主人百夫長的關心。

  這位百夫長尋求耶穌的幫助。他跟僕人對換角色,他身為主人,現在卻為僕人的需要而求耶穌,且懇求耶穌的樣子好像是他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似的。他甚至動用一切方法,請託猶太人的長老和他自己的朋友(路七:2-10)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

  在福音書記載耶穌的三十五個神蹟當中,只有九個人或團體是親自去求耶穌的:其中四次是為着個人的福祉,包括兩個痲瘋病人(太八:2-4;路一七:11-19)和兩個瞎眼的人(太九:27-31,二○:29-34)。剩下的五次當中,四次記錄父母為了他們孩子的緣故求耶穌,包括迦拿大臣患病的兒子(約四:46-54),管會堂睚魯的女兒(太九:18-19),迦南婦人的女兒(太一五:21-28)和一個被鬼附的男孩(太一七:14-18)。剩下的一次就是這個百夫長請求耶穌醫治一個卑微的奴隸。

  你是否關懷那些有需要的人呢?你有關心他們的情況並且為他們代禱嗎?俗語說:“別人不在乎你知道多少,只在乎你關心多少。”

信心超越視線和距離

耶穌說:“我去醫治他。”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作這事!’他就去作。”(太八:7-9)

  這位百夫長有統領的經驗,他了解一個指揮系統的運作。他對耶穌的信心是單純又直接的,從他的經驗中,他明白不用擔心是否有人不服從命令,只需專注於是否發出指令。他更清楚地知道,是耶穌口裏發出的命令,而不是祂身體所在的地方,才是導致神蹟發生的因素。耶穌的醫治不在於距離的遠近,不在於祂人是否在現場。百夫長相信耶穌說的話一定算數,耶穌所講的話就是祂所發出的命令!即使是短短的一個字也就夠了(太八:8),一個簡單的“是”,“好”或是“去”就已足夠。而且,百夫長瞭解命令是如何生效和執行的;在他的工作中,他知道發號施令和遵守命令的重要性。軍人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卻不需要會見或認識他的上司,但是必須服從命令。

信心超越種族藩籬

耶穌聽見就希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太八:10-13)

  對耶穌而言,種族和文化背景不是問題,在神面前謙卑才重要!路加福音記載這件事時告訴我們,猶太人的族長懇切地求耶穌說:“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為他愛我們的百姓,給我們建造會堂。”(路七:4-5)但是謙卑的百夫長對主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太八:8)百夫長雖然不是城裏的頭號人物,也不是軍營裏最高階的軍官,可是他有羅馬人作後盾,屬下有士兵,而猶太人也支持他。猶太人的族長沒有誇大百夫長的成就,他們通常不會稱讚外邦人或羅馬官員的,但他們都被這位充滿仁義和慈愛的百夫長所感動。百夫長對猶太人的愛心,對他們的生活貢獻,以及和猶太人族長之間的友誼,得到猶太人的認同,珍惜與讚賞。

  儘管如此,百夫長認為自己不適合和猶太族長一起去見耶穌,更重要的是,他認為邀請耶穌到他家裏根本就不合規矩,因為在猶太人的眼中,百夫長是羅馬官員,外邦狗類,猶太族的外人。但是百夫長誠懇地祈求耶穌的幫助,公開承認耶穌的地位,稱呼耶穌為“主”—這稱呼在百夫長兩次說話時沒離開他的口(太八:6,8),反而猶太人族長一次都沒有稱呼耶穌為主(路七:4)。

  耶穌希奇百夫長對祂有這麼大的信心。諷刺的是,耶穌生平兩次稱讚有“大的信心”的人都是外邦人,包括這位百夫長和那個迦南婦人(太一五:28)。百夫長從小既不曾讀過舊約聖經,沒有猶太人那種輝煌的歷史,但他有熱誠尋找耶穌;他沒有受典型猶太人的教育,但他清楚知道耶穌是主;他沒有優越的文化,但他卻有得救的信心。

結語

  我們所信的神是大有能力的,祂能釋放人,醫治人,拯救人以及寬恕人。在基督裏,沒有東方人或西方人,猶太人或希臘人(加三:28),配得或不配的分別,因為“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羅三:10-11)。聖經告訴我們:“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一一:6)你的信心是活潑的嗎?你能實踐信仰,在生活中表現你對神的信心嗎?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六二期 2012.11
作者葉福成牧師現為美國創欣神學院專任教授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6203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