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2013.11 第168期

歸納式查經方法簡介

1觀察 2解釋 3反省 4應用

鍾明宇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17)

  提摩太後書第三章16至17節清楚的告訴我們,聖經全都是出於神的默示。對閱讀的人而言,起碼有四方面的作用:
  1. 教訓:使我們知道神的心意,要求。
  2. 督責:有助我們看到自己眼中的樑木,而不挑剔別人眼中的刺。
  3. 使人歸正:使在錯誤中的我們,能重新被糾正。
  4. 教導人學義:選擇做正確的好事—能榮耀上主的好事。

  我們查考聖經,因我們確信聖經是神的話語,有改變人生命的權柄,讓我們透過讀經能明白神的心意,給與我們智慧,曉得如何在這黑暗的世代中,為耶穌基督作見證。因此,我相信聖經是人人可讀的,是人人在聖靈的光照引導下皆能明白的啟示,而非某些人的專利:主耶穌基督清楚的告訴我們,祂去了以後,聖靈就來,祂要引導我們明白真理,或進入真理,目的是榮耀基督(參約一六:13-15)。而且,讀聖經使我們自己能明白神的心意以外,更是使我們自己受益的:使我們能判斷是非,能作個合神心意的人,配得上神的恩祐。然而,請勿用以審判他人,卻當為那些違背神心意的人代禱。

  我們要養成一個天天讀聖經的習慣。除靈修時間的讀經以外,最好能再用些時間,研讀聖經。研經需要多些時間,耐心的重複研讀,並祈求聖靈的引導,給我們屬靈的洞察力。在此,我介紹“歸納式查經方法”來幫助大家研讀聖經的真理:
  1. 觀察:藉經文的閱讀,思考與探究,認識經文要傳達的信息。
  2. 解釋:明白經文對當時的人的意義。
  3. 反省:對我又有何意義?
  4. 應用:順服的回應。

一.觀察

  觀察就是藉着閱讀經文,思考與探究,認識經文要傳達的信息。
  1. 決定經文的體裁:(可多種共存)詩歌,敘事,歷史,故事,比喻,箴言,預言,引證,辯證,題問,會話,訓令,書信(公開/私人)。
  2. 留意文法的線索,語氣的變化,關係性的語句:重複,比較,相對,因與果,方法與手段,篇幅的比例與比重等。
  3. 又可藉以下的問題來了解事實的真相:
   a. Who有甚麼關連的人物?
   b. When何時發生?
   c. Where在何處發生?
   d. What 有甚麼事情發生?
   e. How 如何發生?
   f. Why為何事件會如此發生?
   g. 結果如何?
   h. 有甚麼連帶的影響?
  4. 目的:找出重點和有關連的事實。

二.解釋

  解釋就是要找出經文對當時的人的意義。
  1. 有甚麼是隱藏的意義?作者的記載或寫作動機是甚麼?
  2. 留意經文的前後事件,背景和不同的脈絡:文字,歷史,文化,地理,神學等。
  3. 參考有關的資料:不同的聖經版本,參考書,網上資料等。
  4. 了解當場人物所引起的反應,或引發的行動(行為)氣氛或結果,作出結論:事件的發生,叫當事人在生命中,有甚麼改變?為何有這樣的改變?對周圍的人有甚麼影響?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有甚麼突破的認識?對教會的傳道事工,有甚麼啟發的思維?對祂的門徒等有甚麼影響?為何有這樣的影響?
  5. 綜合觀察所得的研究,決定經文的中心主題。

三.反省

  反省經文對自己有何意義?
  1. 積極的:當效法生活的榜樣是甚麼?
   a. 一個要學的功課?
   b. 一個要順服的命令?
   c. 一個當抓緊的應許?
   d. 一件要感恩的提醒?
   e. 一件要與人分享的見證?
   f. 一件要與人分擔的行動?
   g. 一個當獻上的禱告或代求?
   h. 一句當背誦的金句?
   i. 當如何靠主面對挑戰或抉擇?
  2. 消極的:成為鑑戒與避免的事。
   a. 當儆醒面對的試探。
   b. 當逃避的引誘。
   c. 所犯的罪過要承認及悔改。

四.應用

  應用就是對聖經話語的順服和回應。透過反省,提取真理,使自己能在個人的生活,家庭生活,教會生活,工作場所,社區等生活中,活出神的話語來。

結語:

  但願我們都有研讀聖經的計畫,並實踐出來,藉聖經被聖靈提醒,感動,糾正,校正,並靠主決心順服遵行,作個合神心意的人。
  讀者若要深入明白研經的各項細則,可參加一些研經方法的專題講座,或參考一些有關的書籍,例如賴若瀚牧師著的十步釋經法(加州:聖言資源中心,2008)。

禱告:

  感謝主為我們留下你的話語,使我們能透過閱讀聖經,認識你更深,更能信靠你。求主幫助我將所學習的教導與訓誡,因聖靈的保守、眷顧與引領,實踐在日常的生活裏。阿們。

 

金燈臺活頁刊第168期 2013.11
作者鍾明宇牧師現為本社總幹事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6801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