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2014.3 第170期

瞎眼的得看見

葉福成

 

經文:馬可福音第十章46至52節

  當耶穌前往耶路撒冷,路過耶利哥的時候,祂醫治了瞎子巴底買(路一八:35)。巴底買不住的呼叫,要耶穌的幫助,求祂的憐憫。在歷史中,耶利哥因它倒塌的圍牆而出名(書六:26);而在耶穌的時代中,耶利哥對旅客來說是一個危險的地方(路一○:30)。但是耶利哥不但是乞丐巴底買得救的地方,也是稅吏長撒該(路一九:1)得救的地方。

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着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可一○:46-47)

  有殘障的人經常被人欺負,拒絕和輕視。盲人對支持他的家人是一個挑戰,對鄰家的惡霸是最理想的捉弄目標。他們要面對生活的不便和社會的誤解,也要面對受傷和意外的危險;而眼睛看不見的乞丐,所過的生活更加是無法忍受的。他們要討飯為生,只能依賴善心的陌生人給與食物,生活用品和新聞資訊。

  巴底買雖然身體傷殘,但並不是個智殘人士。當巴底買問途人有甚麼特別的事在發生的時候,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正在經過。”(可一○:47;太二○:30)但是巴底買並不同意他們的說法,這個表面眼瞎但裏面明目的乞丐並沒有呼叫“拿撒勒的耶穌”,而是高聲喊叫:“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拿撒勒的耶穌”指着耶穌的人性(徒二:22),但“大衛的子孫耶穌”訴諸祂的神性。很多人,如拿但業,把拿撒勒的耶穌視為約瑟的兒子(約一:45)。因此,“拿撒勒的耶穌”追溯祂直系的祖先,而“大衛的子孫耶穌”指向祂王族的祖先。前者描寫祂地上的歸屬和本地的住處(太二:23),但後者指向祂神聖的出處和天上的歸屬。“拿撒勒”這標籤是非信徒,嘲弄者和誹謗者喜歡使用在耶穌身上的稱呼,譬如抓耶穌的軍人和差役(約一八:3-5),質問彼得的使女(太二六:71),挑戰耶穌權柄的污鬼(可一:24;路四:34)等。“拿撒勒的耶穌”也是門徒在明白耶穌復活的意思之前,對釘十字架的耶穌的稱呼(路二四:18-19)。悔改和更新後的彼得,身為早期教會的領袖,在講道和傳福音時,使用一個不同的神學名稱來指明復活的基督。耶穌復活之後,被稱為“拿撒勒的耶穌基督”,而不是“拿撒勒的耶穌”(徒三:6,四:10)。

  巴底買成功的機率很小。當時群眾的人數是非常的多(可一○:46),可是他們的熱烈喧嚷,沒蓋過這個瞎子的喊叫。路加使用一個更獨特的字眼描寫瞎子的喊叫。馬可使用普通的“喊”κράζω(可一○:47)描寫瞎子的喊叫,而路加所使用的“呼叫”βοάω(路一八:38)一字是用來描述施洗約翰在曠野的呼喊(太三:3;可一:3;路三:4;約一:23),也是耶穌在十字架上大聲呼喊的聲音(可一五:34)。此外,這字通常描寫集體的叫喊,譬如神的選民晝夜呼籲(路一八:7),多個被污鬼附着的人的大聲呼叫(徒八:7),使徒行傳中堅決反對福音的群眾(徒一七:6,二五:24)等。所以當這個瞎子與群眾較量,使用和他們一樣大的聲音去喊叫時,引起了群眾的驚奇和注意。

  巴底買應該被讚揚。他是瞎子,但他不是啞吧或聾子。他打開耳朵來聽,他嘴巴竭力呼求耶穌的名字。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他有洞見。信心的眼睛使他看見,內心深處的力量使他行動。

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着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吧!”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祂叫你啦。”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裏。耶穌說:“要我為你作甚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拉波尼就是夫子〕(可一○:48-51)

  巴底買知道他想要的是甚麼,他相信耶穌會在那片混亂之中聽到他的聲音,不管別人怎樣對待他。眾人責備他,試着不許他作聲,他們可能當他是個無禮又固執的鬧事者。群眾刻薄地和喧鬧地制止着巴底買,無論巴底買的懇求多認真,多堅持,他們斷定要攔阻他到耶穌那裏去。路加記載那些責備巴底買的人是“在前頭走的人”,這些人自然能夠攔阻巴底買到耶穌身邊的路(路一八:39)。但巴底買非常堅持,終於能夠接近耶穌;阻塞和指責不能擋住他。最後,巴底買的勇氣得到獎勵,耶穌問及他,叫他過來,和他交談。巴底買想得對,他相信耶穌是會為瞎眼的人停下來而醫治他們的。無論在耶利哥,或在迦百農(太九:27),或在伯賽大(可八:22),耶穌都花時間和瞎子在一起,關心和照顧他們;甚至在耶路撒冷聖殿裏,耶穌在祭司長和文士法利賽人面前,也治好到祂跟前的瞎子(太二一:14-15)。

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可一○:52)

  巴底買是耶穌第一個公開在眾人面前醫治的瞎子(可一○:46)。耶穌醫治迦百農的兩個瞎子是在祂居住的屋子裏(太九:27),在伯賽大耶穌拉着瞎子的手到村外醫治他(可八:23),耶穌醫治另一個瞎子是在自己門徒的面前(約九:1-6)。巴底買從沒聽過或認識過有這樣同情瞎子的人:耶穌的雙眼,耳朵,嘴巴,雙手和愛心都為瞎子而開;祂與他們交談,使他們看見,並告訴他們該怎麼作(太九:30),該去何處(可八:26),和該怎麼相信(約九:37)。祂向他們問話,聽他們的心聲,更重要的是祂伸手摸他們(太九:29,二○:34;可八:23;約九:6)。馬太福音第二十章34節相對的經文也記載說耶穌動了慈心,摸他們的眼睛。

  巴底買重見光明了,他可以回到家人身邊,留在耶利哥過正常的生活,但是他決定跟從耶穌,跟祂上耶路撒冷,見證祂被釘死。乞丐經常被人視為不斷地要求救濟與施捨,可是巴底買不像一般要求捐款或醫治的乞丐。當然,他要求看見,但並非為了看世界的事物;他想看的乃是他救主的臉,而且不僅是一刻而已。從那天開始,他作了一個聰明的選擇,就是跟隨耶穌。

結語

  內在的洞見比外在的視力更有力量。人們可以阻擋你到教會的路徑,但他們永不能壓住你對基督的信心和渴求。你的信心在成長嗎?你對基督的認識在增加,並見證在祂裏面的豐富嗎?還是半信半疑或半心半意地跟隨祂?只有真誠的信心才能討神的喜悅,今天你就作個真正的門徒吧!

 

金燈臺活頁刊第170期 2014.3
作者葉福成牧師為美國創欣神學院專任教授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7003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