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oldenLampstand.org

金燈臺活頁刊
2016.1 第181期

學像仁慈的天父

鍾明宇

 

經文:路加福音第六章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新一年的開始。願各位讀者在主裏能靠主得力、恩上加恩,好在那未來日子中,作剛強的人,忠心為主為作美好的見證,將一切榮耀和頌讚全歸愛我們的恩主;並藉着信與盼望的心,靜候祂的再臨。

   路加福音第一至五章記載了耶穌基督的降生、傳道之前的試探、早期傳道的經歷、名聲的建立,以及呼召了四個門徒,然後就是本章(第六章)的記載。本章的開始(1-11節)記載耶穌處理了一個非常重要觀念:安息日的“可做”,校正了傳統“不可做”的觀念。(為此,加深了經學家和法利賽人對祂怨怒,並彼此商議怎樣對付祂,埋下殺機。)接着記載耶穌在眾門徒中選了十二人,稱他們為“使徒”;到46至49節是本章的小結。經文記載了耶穌基督如何揀選使徒,以及教導那些要跟從祂的人一些基本要學習的功課。

一.祂選了十二位稱為使徒的人(路6:12-17)

在那些日子,有一次耶穌出去到山上禱告,整夜禱告神。天亮以後,祂把門徒叫來,從他們中間挑選了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就是西門(又給他起名叫彼得),和他弟弟安得烈,以及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邁、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稱為激進派的西門、雅各的兒子猶大,和出賣主的加略人猶大。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平地上,有一大群門徒同祂在一起,又有一大批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路6:12-17《新》)

   祂選人的步驟,與被選的人,都值得我們留意。“過了些日子”:祂不是一開始就選立他們,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認識,有了更深刻了解後才作揀選。相對而言,也讓跟隨祂的人,能多一點認識祂。在揀選之前,祂更到山上整夜禱告,“天亮以後,他把門徒叫來”。這給我們看到,被選的人是願意跟隨主耶穌上山的人,是常與祂同行的人,是能隨時聆聽主呼喚的人。於是從這些門徒中間挑選了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給與他們特別的稱謂。請注意17節,在山下,有更多門徒是沒有隨主上山的。今天教會推薦讀神學的人,是否也有如此心志,願意作個禱告的人,能隨時應主的呼喚來服事主?神學院收生是為收生而收生,還是嚴謹的為主挑選那真有被呼召的人來接受訓練?難怪神學院畢業生的夭折率如此的高了。

二.耶穌對使徒及門徒的教導(路6:17-20)

耶穌和他們下了山,站在平地上,有一大群門徒同祂在一起,又有一大批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他們要聽祂講道,也要他們的疾病得醫好。還有一些被污靈纏擾的也痊愈了。群眾都設法摸祂,因為有能力從祂身上出來,治好眾人。耶穌抬頭看着門徒,說:……(路6:17-20《新》)

   耶穌與眾使徒及其他門徒下了山,會合其他的門徒,以及來自不同地區的人群—有一大批是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他們欣賞主的言行與聲望—要聽祂講道,而不少人來找耶穌是期望他們身上的疾病得醫好—被污靈纏擾的得痊愈;甚至群眾都設法摸祂,因為有能力從祂身上出來,能治好眾人。然而,主給他們的是甚麼呢?耶穌抬頭看着門徒(路6:20),作出以下教導:

1. 要作一個得福的人(路6:20-23)

   這裏提到的“貧窮”是指自知心靈貧窮的人,“飢餓”是指對真理的渴求,“哀哭”是為痛悔自己所犯的罪。那些為主的緣故被人憎恨、排斥、辱罵,“棄絕你們的名好像棄絕惡物,你們就有福了。那時你們應該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這也是歷代聖徒們的經歷,“他們的祖先對待先知也是這樣”。

2. 勿作一個招禍的人(路6:24-26)

   不少人以為金錢、生活上的豐裕、歡笑或讚譽,是人間的福氣,卻不知也可以為他們帶來禍患。不少人因為追求金錢而忘記了神的原則或教訓,為着錢財與家人關係出現不同的問題甚至家破友散,家不成家,物質豐富卻無福消受。而有些人是有歡樂的聲音卻無快樂的心境。有人只為討好人而甘心違背神,不作合神心意的事情,怎會不遭禍呢?我曾聽過一些教牧同工說:弟兄姊妹在一星期內的工作已感受很大的壓力了,主日在教會還用聖經的真理來“壓迫”他們,是不人道的行為;應該講些輕鬆的故事,教他們一些減壓的方法等,使他們覺得教會是體恤他們的,是他們的避難所、避風港;不要指責,卻要多鼓勵與安慰……。誰知這聽來美麗的論調,卻是糖衣的毒藥呢?怎會不遭禍呢?

3. 作個有天父慈愛的人(路6:27-36)

   就是要作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作一個連仇敵都能愛的人:

“當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你們的人;咒詛你們的,要為他們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們禱告。有人打你一邊的臉,把另一邊也轉給他打;有人拿你的外衣,連內衣也讓他拿去。向你求的,就給他;有人拿去你的東西,不用再要回來。”(路6:27-31《新》)

   耶穌基督給門徒的理由是非常簡單與直接的:“如果單愛那些愛你們的人”,或“只善待那些善待你們的人”,或“借給人,又指望向人收回”,這與那些罪人有何分別呢?有甚麼特別過人之處呢?基督徒卻應當有一個超越世人的人生。

  “愛仇敵,善待他們;借出去,不要指望償還”,如此行的人會有甚麼結果呢?會得大的賞賜,並能作天父的兒女(路6:35)。為此,我們當仁慈像天父仁慈一樣(路6:36),學習寬待那些惡人和忘恩的人;而當我們願意如此對待他人時,也會得到同樣的對待。這是上主給我們的應許。

4. 作個能將心比己的人(路6:37-42)

   好彼此評論他人是人類極大的毛病。論斷他人時,感覺自己好像比人高一等似的,談的似是“真知灼見”,誰知只是井底之見,錯誤百出,換來就是唇槍舌劍,永無寧日。因此,不隨便判斷他人,自己也就少受反判斷,這實在是智者之舉;不判定他人的罪,就少被他人回應反擊。饒恕換來的是饒恕,恩待他人的必受恩待;這是上主的應許與祝福。

“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要用十足的升斗,連按帶搖,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裏;因為你們用甚麼升斗量給人,就必用甚麼升斗量給你們。”(路6:38《新》)

   又一些常見的常理,若能留心學習與運用,會使你受益不盡:你若是瞎子,就不要作領路的人,這會害了那跟你走的瞎子,同掉在坑裏(路6:39)。作學生的人要謙卑,不可自誇,自以為比你老師還帥:“學生不能勝過老師,所有學成的,不過和老師一樣”(路6:40)。若要青出於藍,還需假以時日。

   人若要挑剔別人,總會找到不順眼的地方。然而,人總是看到別人眼中的木屑(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肆意指責他人是常發生的事,使我們不自覺成了偽君子也不自知。基督徒啊,我們當常常自我反省、檢討,好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直至真的能看得清楚,分清是非黑白,才說去掉弟兄眼中的木屑(路6:41-42)。

5. 作一個心存善良的人(路6:43-45)

   一個人內心如何,生命的素質如何,可從他的生活言行中看出來。

“因為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憑着果子就可以認出樹來。人不能從荊棘上採無花果,也不能從蒺藜裏摘葡萄。良善的人從心中所存的良善發出良善,邪惡的人從心中所存的邪惡發出邪惡;因為心中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路6:43-35《新》)

   在教會中,不難看出有兩種生命的人,就如馬太福音第十三章24至30節論到麥子與稗子的比喻:他們同時存在教會之內,外表看來沒有多大分別,但實質是兩種不同的生命,至終是要顯露出來的,是裝不了多久的。因為只有已得新生命的人才能活出新生的樣式,屬靈的人才會明白屬靈的事,講出屬靈的話來。

6. 作一個尊主為主的人(路6:46-49)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行我的吩咐呢?每一個到我跟前,聽我的話並且去行的,我要指示你們他像甚麼人。他像一個人建造房屋,挖深了地,把根基建在磐石上。大水氾濫的時候,急流沖擊那房屋,不能使它動搖,因為它建造得好。但那聽見而不遵行的,就像人在地上建屋,沒有根基,急流一沖,就立刻倒塌,毀壞得很厲害。”(路6:46-49;參太7:24-27《新》)

   一個真正尊主為主的人,不只是一個“聽眾”,而是要在他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世界的急流沖擊下,仍能活出主的話語,謹守主的教訓。那些只聽道而不行道的人,是個自欺的人,不能蒙福的人(參雅1:19-25)。

   以上的教導是給我們的挑戰,不是一般常人願意做或學的功課,但卻是主耶穌要跟隨祂的人所學的功課:要做一個勝過世人,反映天父的恩典、能力與榮耀的門徒。天父的要求是:“你們要仁慈像你們的父仁慈一樣。”(路6:36)

金燈臺活頁刊第181期 2016.1
作者鍾明宇牧師為本社總幹事
本文的經文錄自《聖經新譯本》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18101
©1986-2024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 Golden Lampstand Publishing Society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