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禱告的手

李伯聳

 

  有一幅圖畫“禱告的手”,也有用石膏做的,塑料做的或鋁銀鑄的都有。許多基督徒都喜歡買來掛在客廳牆壁上做裝飾品,確實很美。我也很喜歡,用粉彩筆畫了一張,用鏡框鑲起來掛在我的書桌前,可提醒自己,隨時“儆醒禱告”。

  最近看一本“心靈故事”書,才發現這個禱告的手的故事,恐怕很多弟兄姐妹還不知道。茲抄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大約一四九零年,有兩位朋友,杜蘭和金士頓均是奮鬥中的畫家。由於貧窮,他們必須半工半讀才能繼續學畫。工作佔了他們許多時間,二人進步很慢。最後二人同意以抽籤方式,決定一人以工作來支持彼此的生活費,另一人則全心學藝。杜蘭贏了籤,得以繼續學習,而金士頓則辛勤工作供應二人的生活所需。杜蘭前往歐洲去學習,他又有天分,當他學成以後,便回去履行他與金士頓的協議。但杜蘭發現摯友的雙手付出的代價,因支持朋友而辛勤工作,以致手指已僵硬扭曲,他那原來優美靈活的雙手已遭到終生的損壞,他已不能靈活地操作畫筆。雖然他成為藝術家的美夢已不可能實現;但他並不難過,反為他朋友的成功高興。

  有一天,杜蘭未預先通知,就去拜訪他的朋友,發現他正在合起粗糙多瘤節的雙手,跪在地上,虔誠安靜地為朋友的成功禱告。這天才藝術家杜蘭趕快描繪了此一忠心朋友的雙手,這幅畫後來就成為舉世知名的“禱告的手”。

  今日,世界各地畫廊均陳列着杜蘭的名畫,其中這幅傑作訴說着此一感人的故事,宣揚愛心,犧牲,辛勞與感激。

  “我願男人無憤怒,無爭論。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提前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