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創世記(十一)

于中旻

 

多國的父

  從此以後你的名…要叫亞伯拉罕(創一七:5)

  人的名字常代表其人。父母給孩子起名,常是表示對孩子的期許,也可能有實際的勉勵作用。但神給人起名,則是表明一項事實,因神是全知全能的,必然照祂所說的成就。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

  “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創17:1-5)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2:7)這是神給人起名。

  神給亞伯蘭改名亞伯拉罕,是聖經第一次記載祂給人改名的事,在屬靈和信心的意義上,亞伯拉罕是第一個人類新家庭的開始。聖經說:“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羅4:17)神不是期許他作多國的父,而是立約使他成為多國之父。

  如果從肉體看來,亞伯拉罕算不得多國之父,而且他的後裔也並不繁多。不過我們這些信主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的人,是照着他的蹤跡行的人,就是亞伯拉罕信心的子孫,他的後裔就多如天上的繁星,不勝計算了。

  聖經中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論到主耶穌的受死與復活﹕“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賽五三:10,11)這不是說亞伯拉罕肉身從以實瑪利所生的後裔,而是指從應許的兒子所生的;那應許的兒子以撒(創一七:21)是耶穌基督的預表。所以我們不是像猶太人,作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而是因信稱義,作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是從應許生的。更進一步說:“惟有裏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從心裏的。”(羅二:29)

  感謝主,我們因信靠耶穌基督,“被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的人了”。(弗二:18,19)“我們天上地上的全家,都是從(這位)父得名。”(弗三:15)所以我們不但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更是屬於天父家中的兒女。祂的恩典何等大!

接待天使

  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創一八:2)

  天氣正熱。亞伯拉罕在帳棚裏覺得燠熱難受,東風吹在身上,像火炙一般。他移到帳棚門口,坐在大橡樹的濃蔭下面,感覺清涼多了。

  帳棚裏面,有亞伯拉罕的家人和財物。但他沒有只關心這些,更沒有一直注目在那些東西上面。他感謝神賜給這一切。他想到自己一天天衰老了,終有一日要像帳棚一樣的殘破毀壞,被移去丟掉;只有神所應許那座有根基的城是永遠的。

  他面向着外面的曠野看去。他看到大路上有三個旅人,正向這邊走來,經過他的帳棚門口。

  亞伯拉罕想到行客的辛苦:自己在家安閑還覺熱,在烈日下,走在塵土飛揚的路上,該是多困乏﹗他自己曾持着牧杖,走過許多地方,深知行路難,立即想到應該接待他們來憩息。

  一想到這裏,他立即從位上起來,“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說:‘我主,我若在你面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我再拿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裏,理當如此’。”(創一八:2-5)

  亞伯拉罕說得那麼誠懇感人,三位旅人欣然接受了他的盛意。亞伯拉罕雖然年老,卻是滿有熱情。他想到了行旅容易飢渴,急忙動員全家,預備豐盛的飲食,出出入入都是用跑的。自己又像僕人一般,謙卑的站在旁邊,服侍客人用餐。然後,照東方人的習慣,在餐後依依不捨的遠送客人離去。

  希伯來書的作者,以亞伯拉罕的榜樣勉勵聖徒:“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來一三:2)因為他不是有所為而為;“不知不覺”正表明他真實的愛心,關心別人,不相識的旅人。他照當時待客的禮貌,並不問客人的名字。

  亞伯拉罕對路人有愛心,對親人也不該例外,雖然是忘恩負義的不肖姪兒。這表現在他的關心羅得,關心所多瑪。他在耶和華面前一再代禱,到他計算羅得夫婦和四個女兒,再加上四個女婿,以為可以滿足十個義人的數目,不至被毀滅,才肯停止(創一八:16-31)。

  求主使我們關心別人,伸出接待的手,並舉起禱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