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神的話要晝夜思想

殷穎

 

  詩人告訴我們“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一:2),因此,聖經上的話,不僅要讀,還要思想,而且要晝夜思想,才能得到其中的奧義。

  神的話不只是在做禮拜的時候才去思想,神的律例誡命,要與人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在誡律頒授之初,經上已記載,以色列人按神的規定:

你們要將我這話存在心內,留在意中,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又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並城門上。(申一一:18-20)

而“存在心內,留在意中”,作為生活中重要的談論資料,都必須經由思想才能達成。

  神的話不單要讀,要背誦,更要思想;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便是一個很會思想神話的人,當道成肉身這樣的大事,要發生在她身上時,她不僅絕對順服,並且反覆思想(路一:29,二:19)。保羅也叮囑提摩太,“所說的話,你要思想”(提後二:7)。神的話要經過思想才能在心中生根與滋長。而思想是神賜予人極寶貴的恩賜。只有經過思想,人才能“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二:15)。

  思想的能力,按人的智商而不同;可分為上,中,下三級,都是神賦予人的恩典。人的天賦有所謂“生而知之,學而知之,與困而之知”(中庸“哀公問政篇”),與“先知先覺,後知後覺,與不知不覺”(孫文學說),以及主按才幹受責任比喻中的:“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太二五:14-30);這三種人,如以人口的比例而言,第一種最少,第二種次少,第三種最多。形成了一個金字塔的型式;能具有最優思想能力,高踞金字塔尖上的這一部分人,便應為菁英的神學家與釋經家了,但自古至今,在教會歷史中,有卓越貢獻的神學家為數並不很多。因此單具備上智的思想能力,尚不夠,還要再加上同樣的努力才行;“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這樣才能成為卓越的神學家與思想家。其次焉者,“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這些“學而知之”,與“後知後覺”的人,努力去研經思想,也能有相當的領悟與建樹,成為教會的領袖與靈命長進的信徒。但教會中最多的是一般信徒,多屬於第三類“困而知之”與“不知不覺”的信徒大眾。禮拜與讀經不過是虛應故事,聽過或讀過便隨即忘記,絲毫不用思想。或自認為資質愚魯,忽視自己手中的那一千原銀子的人,他們將這有限的資源棄置不用,這一千恩賜便浪擲了。其實,這一千如能付上同等的努力,便可成為兩千。其獎賞亦應與上智與中智者相等,都“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因此,先天的領受雖不同,只要好好地使用手上的恩賜,都能得到同樣的獎賞。尤有進者,先天的資質雖有限,但後天的努力卻可以無窮;所謂:“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一個資質平凡的人,只要經多方努力,將思想的工夫發揮到極致,達到“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的境地。一個人如對神的話努力,用思想去發掘,必能挖到金礦,享盡神言甜蜜的恩福。有些人讀經如囫圇吞棗,口中誦讀,卻沒有用心去思想,將經文當咒符朗誦。這樣的讀經,雖一再重複,卻極少裨益。因為神的話要經過思想,才能消化與吸收,才能達成靈命的增長,也才能有福。

  思想並非是胡思亂想,思想要在祈禱中,循聖靈的引導,才能晉入像保羅昇上第三層天的境界,而享盡了神恩膏的美好與甜蜜(結三:3,啟一○:9)。

  主教導門徒,如何才能明白天國奧秘的訣竅時說:“因為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又不明白。以賽亞的預言正應驗在他們身上。他說這人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看了又看,卻看不見。因為他們心智閉塞…”(太一三:13-15)何以人們會心智閉塞了,只有一個原因,便是因為不用心去思想,才會張目不見,充耳不聞。讀經不用思想,自然味同嚼臘,又怎會明白經中的奧秘呢?

  神的話語不僅要讀,更要思想,並且要反覆思想,晝夜思想。更要用一生一世的時間來思想,這人便為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