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向兒童學習謙卑

殷穎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
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太一八:1-4)

  謙卑,是一種非常好的處世態度;但這種態度必須出於誠懇的內心。否則,反而只會彰顯人的虛偽,而適得其反。以羅馬教宗每年一度為信徒濯足的儀式為例,如果是為記念耶穌為門徒洗腳,未嘗不可;但若以此動作表示教宗自己的“謙卑”,則有待商榷了。
  所謂謙卑,首先是要不矯飾,不誇張,以本來的面目行事。謙卑,當然不能自高,但也不必過度自卑,而是要行之恰如其分:還自己以本來面目,忠實扮演好自己應任的角色,如此而已。如保羅臚述基督到世間來的目的:

祂原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與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的,祂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祂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祂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現代中文譯本

  基督的自甘卑微,便是祂道成肉身到世間來的目的;否則祂原本為上帝,不必如此。但祂要救世人,便必須自甘卑微;既取了奴僕的本質,便以奴僕的形像服事世人,以達其救世之目的。祂為門徒洗腳,是身教與言教的合一,目的仍是救世,行其所當行。

  基督自己說:“我心裏柔和謙卑”(太一一:29)。柔和是謙卑的先決條件。一個人若心中剛愎,便只有倨傲,哪來謙卑?而一個心中充滿傲慢的人,也享受不到安息。
  謙卑首重真誠,要誠於中才能形於外。如心中沒有柔和的真如,只有外表裝出自卑的樣子,那是假謙卑。此種面目最為可憎,令人厭惡至極。此輩多為奸惡之徒,是小人的嘴臉,不足為訓。
  謙卑是信心的落實,是真正悔改的心態。謙卑是找到自己應有的定位,並非將自我無限貶抑,將自己置於神恩之外。當那位稅吏捶着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一八:13)時,他已找到了自己真正謙卑的定位。
  人喜歡自大,要鶴立雞群,出類拔萃,出人頭地;更要人定勝天,要建巴別塔,要與天公比高。這原為撒但的一脈相傳,要升到天上,要高舉寶座在神眾星以上,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賽一四:13)。這種爭高比大的心態,對一些“屬靈”的信徒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連主的門徒也不能免俗,要爭論誰為大(路二二:24-27)。耶穌便告訴他們:“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這就是最早,最原始的“公僕”觀念。今日舉世的領袖,高官,都自命為“公僕”,但卻依然會騎在人民的頭上,發號施令。徒竊用“公僕”謙卑的名義,是標準的假謙卑。是以謙卑為外衣,裏面卻包藏着驕傲的實質。

  當門徒向耶穌提問,天國裏誰是最大的,耶穌便為他們找來了一個活教材。耶穌找了一個小孩來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太一八:1-4)
  兒童與成人(所謂成人,就是心靈經過徹底污染,具備了一切人間陋習與成見後,無可救藥的狀態)在各方面都有判然的差別:成人好大喜功,小孩則多半以小巧為樂。成人狡詐虛偽,小孩天真無邪。有需要時,小孩向父母直抒所求,不必拐彎抹角。不用機心,不求功利,也不分貴賤,貧富,智愚,尊卑,膚色,族裔等等考量。這些都是神在初造人時所賦予人的特質;但經過成長,城府漸深,天良盡失,要全心全力去爭大掄元。所以基督便帶一個孩童向他們施行教育。路德說過:“一無所知,才是真知識”。一個孩子信主很容易完全接受,不去計較“得救”,不會判別宗派,不去選擇教堂,不必瞭解神學理論與解經模式,只以謙卑純潔的心唱出“主耶穌愛我”,便可顯示出純真的信仰。基督在這裏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在天國裏的價值觀,與時空中的人世剛剛相反;時空中的人認為最大的,在天國裏卻是最小的。世人所忽視的,正是天國裏必須具備的。”
  主說:“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哲人老子對於兒童之能反璞歸真,有類似的見解,也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道德經第十章)意謂:“任自然之氣,致至柔之和,能若嬰兒之無所欲,則物全而性得矣。”又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道德經第二十八章)意即:“嬰兒不用智,卻合自然之智”。正如主所言:“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兒就顯出來”(太一一:25)。
  嬰兒並不懂何為謙卑,但卻自然謙卑。這不是做出來的,或刻意裝扮出來的,而是自然的流露。行所當行,恰如其分,不亢不卑,一片童心,即為謙卑。

  彼得在晚年最能體會謙卑之道。他為門徒留下了至理名言:

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五:5)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三○期 07.7
作者殷穎牧師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