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獻上最好,得着滿足

陳梓宜

 

  今年四月,筆者有機會與本刊顧問黃彼得牧師見面。我們談到了文字工作的艱難,深感寫文章一點都不容易。黃牧師說,他寫文章的時候,經常是改完又改,因為總是認為寫得未夠好;但是改完又改之後,又不見得更加好。以前常常是改了十遍八遍,都未盡滿意,不欲發表;只是想到如果這樣糾纏下去,那就沒有一篇文章能夠完成,作不了文字工作。最後他慢慢學習接受:雖然文章還未夠好,但那已經是自己能夠做到的程度了,雖然肯定還可以更好,但也要學會欣賞自己當下所能作的;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工作,正如神也欣賞自己所作的,祂看自己所造的一切都很好(創一:31)。我們事奉,只要為主忠心盡力而作,獻上自己的最好之後,就可以滿足快樂,看為美好;也就不必介意別人的評價,不必與別人比較。

  這一席話使筆者甚得激勵,並想起了“一件美事”。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耶穌說:“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可一四:3-9)

  這女人為主獻上她最珍貴的香膏。雖然有人對她的行動作出非議,但主對她的評價是:“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為主作工的人,如何能夠作得美,作得好,得着滿足?

獻上最好

  從主耶穌所說的話中,可知這事作得美好的原因(可一四:6-9):

  這是察驗神的旨意把握時機而作的。當時是耶穌榮耀進入耶路撒冷之後,逾越節已近的日子(可一四:1)。按着神的旨意,耶穌即將受苦受死。這女人把握時機,趁主還在的時候(可一四:7),將香膏澆在主的身上。主說:“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如果她這次沒有將香膏預先澆在主身上,等到主安葬之後才作,那就已經沒有機會了。(可一六:1-6)

  這是盡力而為的。“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這女人所獻上的,是極貴重的哪噠香膏,價值是“三百多個銀幣”(5節,新譯本),大約是當時普通人一年的工資(當時普通人平均每日的工資是一個銀幣)。她傾盡全力獻上所有,作在主的身上。

  獻上最好,就是把握機會盡力而為。能夠為主作工,並不是必然的;無論是傳福音救人靈魂的機會,還是參與教會各類事奉,奉獻金錢支持事工,對別人關心和安慰,拓展工作開荒植堂等等的機會,看似時時都有,但其實不是一直有,也不一定能參與。當我們能夠察驗神的旨意,看到主給我們作工的時刻,而且把握機會向祂作出回應,獻上自己所能獻上的,盡力而為,就是作得美,作得好了。

得着滿足

  有幾個人,見到香膏澆在主身上,認為非常浪費,就很不滿,並且向那女人生氣(5節)。“向那女人生氣”又可譯為“怒罵她”。將自己最好的獻給主,卻換來別人的指斥怒罵,而且這些人是主的門徒(太二六:10)!情何以堪。

  但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向主交帳,無論別人的評價如何,最重要還是主是否悅納我們所作的。在門徒的罵聲之中,主耶穌為這女人辯護:“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可一四:6)主稱讚她所作的是美好的。我們為主作工,所作的若能得主稱讚為美好,正如祂那樣看祂所創造的為美好的時候,深信沒有比這更使我們滿足和快樂了。

  對於主的僕人來說,還有另一個評價,同樣叫我們在事奉上得着滿足和快樂:“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二五:14-29)在馬太福音這個“按才幹授銀子的比喻”中,那個賺五千銀子的僕人,與那個賺二千銀子的僕人,得着同樣的稱讚:“做得好,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太二五:21,23 另譯)在事奉的道路上,許多人會在意自己可以分到多少銀子(擁有多少才幹),賺得多少銀子(工作有多少成果),而別人又分到多少,賺得多少。但只要忠心作工和交帳,在主眼中就是做得好的好僕人了。主所在乎的,是我們是否忠心,是否善用已得的恩賜(才幹,時間,金錢等等)去盡力作祂所託付的工作;只要有盡力去做,即使是分到一千而賺得一千,也必會得蒙主的喜悅,正如那分到二千而賺得二千的僕人一樣。所以,我們追求的目標應該是忠主所託,盡力而為,並且以達到這目標為喜樂,為滿足,欣賞和肯定自己所呈獻給主的;也就不必看別人分到多少賺得多少。只要自己已經善用恩賜竭力去做,結出相應的果子向主交帳,得着主的稱讚和悅納,這就是我們的滿足和喜樂了。

  但願我們所作的一切,都蒙主看為美好,得着祂的悅納,我們自己也能欣賞,滿足和快樂。

 

金燈臺活頁刊第172期 2014.7
作者陳梓宜姊妹為本社執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