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讀經講義



叁 存心敬神輕世(1:17-21)

  這幾節聖經教導我們當存敬畏神的心,使我們在一切事上能有聖潔的力量,又是使我們能在今世度寄居日子的力量。在聖經中我們常可以看到,當人對於神的聖潔與威榮,有更深的發現時,必引起一種肅然敬畏神的態度。如:雅各在伯特利夢見天梯時(創28:17);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見神在榮耀中降臨西乃山時(出20:18-21);以賽亞在異象中見神之聖潔時(賽6:1-2),都特別引起他們對神有一種敬畏的心。可見神的聖潔與人的敬畏有頗大的關聯,而我們要追求過聖潔的生活,也就必須要有敬畏神的心。在此提及信徒應敬神輕世之理由有:

一.因信徒是以神為父(1:17)

“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1:17)

  這裏指出人與神有兩種關係;就是審判人的主與被審判的人之關係,以及父與子的關係。這位神本來是審判人的主,是按公義審判人,不偏待人,不包容人的罪的(羅2:11;徒10:34),現在卻成為我們的父。雖然我們在這公義之神面前無法站立,但祂現在卻是我們的父。我們既然認識這位原本是公義審判我們的神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在世度寄居的日子,不可因祂的慈愛而輕慢了祂的聖潔與公義。

  “寄居的日子”說明信徒在這世上生活應有的態度,當看自己是一個寄居者,對這世界的一切物質需要,不必過於認真。正如一個旅客,縱然平時在家十分講究,出門的時候也願意一切從簡了。因為他們都有一種心理,知道旅途中的一切都不過是暫時的,他們所想望的是早日回家。這是信徒在物質生活中應有的人生觀。但另一方面,卻要在屬靈的事上認真,看重每一項神的旨意,不隨便放過自己的軟弱,這是聖潔生活的意義。

  “敬畏”雖然也是懼怕的意思,但它不是懼怕刑罰的那種懼怕;乃是由於認識到神的聖潔威榮,與無限的崇高偉大,所產生出的一種恭敬而戰兢的態度,這種懼怕並無刑罰的成分而有敬愛的成分。如創三章8至10節,四章13至14節都是因犯罪而引起的懼怕;但可四章41節,徒二章43節,五章15節,十九章17節則係看見神的權能而有的懼怕。

二.因信徒是主血所買贖的(1:18-19)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着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着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疪、無玷污的羔羊之血。”(1:18-19)

  本節至21節是解釋信徒何以應當存敬畏的心度寄居的日子,就是因為我們都是靠基督的救贖而得拯救,憑祂寶血的買贖才得以脫去“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並且祂的流血,更加證實神對於罪惡的絕對公義,必然審判。這樣我們這些蒙救贖的人,絕不應對罪惡稍存僥倖取巧的心理,乃應存敬畏基督的心,敬虔度日。

  “知道你們得贖”,得贖和我們平常所說的得救是同一件事。但“得救”注重我們方面的經歷,“得贖”注重基督方面為我們所付的代價。“贖”說出我們曾被賣的情形,但同時也說出我們已脫離了被賣在罪中的地位,而得以進入一種新的地位不屬世界乃屬基督的地位,所以我們應當像一個旅客想望天上的家鄉。

  “虛妄的行為”,就是各種犯罪的行為(羅1:21;弗4:17)。所以稱為“虛妄”是因為不真實、無意義,和不顧神的旨意,只憑自己的喜歡妄行。

  “金銀等物”,金銀等物雖然是現今世界有用的東西,但對拯救我們脫離罪和神的審判,是亳無作用的。“金銀”代表世人所用的最有效方法。世人縱然用他們所以為最有用的“法寶”,也不能救他們脫離永遠的滅亡。因為連“金銀等物”本身都不過是能壞的物質而已,怎能憑着它們使信徒得着“不能朽壞…存留在天上的基業”?所以依靠金銀的,只能使我們得着今世的虛榮;唯有依靠基督寶血的,才能得着永生的福樂。

  “乃是憑着基督的寶血”,“寶”原文是單數式,這字 timios 在一章7節譯“尊貴”,新約共用過十一次(徒5:34,20:24;林前3:12;來13:4;雅5:7;彼前1:7、19;啟17:4,18:12,21:11)。

  但“寶血”二字連用,全聖經僅此一次。雖然只一次,卻並非不重要;反之,這唯一的一次倒可以象徵基督寶血的獨一無二,是我們蒙救贖的唯一路徑。

  “如同無瑕疪無玷污的羔羊之血”。本句說明基督之流血受死,就是舊約那些無瑕疪的羔羊被用來獻祭贖罪所預表的“神的羔羊”(約1:29),祂才是真正能背負世人罪孽的贖罪羔羊。

  通常所謂基督的寶血可以洗淨我們一切的罪,實即基督流血的功勞可以消除我們一切罪惡的意思。祂在十架流血所成功的贖罪功效,當人用信心接受時,便發生功效在信的人身上,而使他得着神的赦免;這並不是專指着祂釘十架當時所流出的血可以洗罪,因為事實上基督肉身被釘時所流的血,早已干了。

  在此基督的寶血與世上的金銀成為明顯的對比。基督的寶血是無瑕無疪的,亦使一切信祂的人成為無瑕無疪;但世上的金銀則助長罪惡誘惑的能力,敗壞人的德行。

  既然這樣,我們就應當存愛祂而敬祂的心,在世度寄居的日子,盼望基督的再來了。

三.因我們的信心盼望都在於神(1:20-21)

“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1:20)

  本節說明基督的降世,乃是早在神的計劃中,是神在創世以前按祂自己的旨意所定規的。“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即神所預知的,正如我們得蒙拯救也是神所預知的(參1:2)。這一類的見解亦常常見於保羅的書信中(弗3:9-10;西1:26-27;多1:2-3;羅16:25-26)。

  神對於救贖我們的恩典,既然如此慎重,早已有完備的計劃,然後按照祂的時間“在這末世…顯現”出來,這樣這些蒙救贖的人,豈不更應當存敬畏的心,等候救恩的全部實現麼?

  “顯現”在本章已用了三次(1:5、7、13),表示基督早已存在,只是到了時候才在肉身中顯現出來(提前3:16)。

“你們也因着祂,信那叫祂從死裏復活、又給祂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1:21)

  本節顯明本書之受書人非猶太人,因猶太人是一向信神的。上文18節亦可為佐證,猶太人是先信神然後信耶穌基督,外邦人則藉着耶穌基督才“信那叫祂從死裏復活…的神”。基督的死而復活乃是人到神面前的橋樑。

  基督為我們死而復活的結果,使我們的信心有了可靠的根據,我們的盼望也不會落空,這樣便叫我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意思就是信心和盼望的目標都集中於神,都以神為對象,以神為最大的滿足。既然這樣,就當存敬畏的心,在世度寄居的日子了!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