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前書讀經講義



貳 感謝與代禱(1:2-3)

一.感謝(1:2)

“我們為你們眾人常常感謝神,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們,”(1:2)

1. 保羅為誰感謝(1:2上)

  “我們”是指保羅和他的同工們。保羅和他的同工有同一的心志,他們說話行事,也都是同一步伐,所以保羅可以很放心的代表他的同工們說話。他知道不但是他個人為帖撒羅尼迦信徒感謝神,他的同工也和他一樣體會主耶穌基督的心腸,為帖撒羅尼迦教會感謝父神。這“我們”也暗示了西拉和提摩太對保羅的尊敬,他們對於由保羅作這個小佈道團的發言人,絕無異議,所以保羅所說的話,很自然的可以代表其他人的意見。在今日教會裏面,我們常見同工之間並不說一樣的話。這個同工對信徒說這樣的話,那個同工對信徒說那樣的話。這就像一個家庭裏面,父母的意見不合,兒女們不知道跟從誰的意見才是。為甚麼同工之間不說一樣的話呢?因為各人都不以基督的心為心,只看重自己跟自己的利益。我們在真理的見解上是會有不同的,但如果我們都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就不至於因見解的不同,而在信徒面前各人說不同的話,甚或詆毀同工的看法,結果破壞了教會的同心,也影響信徒的信心,以致信徒心中所留下的印象只是:他們雖然都是傳道人,彼此之間卻並不見得怎樣相愛同心…這就給魔鬼留下地步,有機會在信徒心中作工。

  保羅不是只為帖撒羅尼迦教會裏面的一個人感謝神,而是為他們眾人感謝神。這一方面表示帖撒羅尼迦信徒多半是愛主的,他們不是只有一個信徒長進,而是有許多信徒都長進,叫使徒心裏歡喜。另一方面使我們看見保羅眼睛所留意和心所關懷的,不只是少數他自己喜歡的信徒也許保羅在帖撒羅尼迦佈道時,有幾個常接待他、跟他在一起的信徒,保羅就特別關懷他們,為他們感謝神;然而事實上他不是只為這些人感謝神,而是為一切的信徒感謝神。他有一個愛顧眾信徒的心,不是只愛那些在教會裏比較熱心,常奉獻錢財或善待傳道人的人。雖然許多時候我們容易受情感的影響,甚麼人跟我們接近較多,甚麼人好待過我們,當然我們會對他特別好一點。但是作主僕人的人,應該在情感上受過對付。不當只關懷那些善待我們的信徒,也該關懷一切在教會裏面的眾兒女,這是神所要使用的傳道人。

  其實保羅不只關懷帖撒羅尼迦這個教會的“眾人”,也關懷眾教會,為眾教會感謝神。為羅馬教會是這樣(羅1:8),為以弗所教會(弗1:16)、為腓立比、歌羅西的教會也是如此(腓1:3;西1:3)。許多傳道人喜歡得到眾信徒的愛護,可是他們自己卻沒有保羅這麼寬大的心,能關心眾信徒。他們想得眾教會的尊敬,可是他們卻不像保羅那樣,是一個常為眾教會掛心的神僕。

2. 保羅如何感謝(1:2下)

  保羅怎樣為帖撒羅尼迦教會感謝神呢?“常常感謝神”。這個“常常”是表明他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感謝是真誠的,不是裝假的。因為虛偽的感謝就不會長久。我們可以裝作有愛心為別人禱告,但只能偶然裝假三兩次,不會常常的為他禱告。

  另一方面,“常常感謝”說明保羅為帖撒羅尼迦眾人的感謝是內心真情的流露。當內心滿溢着感謝時,就很可能說了又說,感謝過了又再感謝。一想起又再受激發而感謝,才變成常常感謝。

  注意,他能常常為帖撒羅尼迦信徒感謝神,也是因他常常為他們禱告“禱告的時候題到你們”。他既然常為帖撒羅尼迦信徒禱告,又因禱告蒙神垂聽,使帖撒羅尼迦信徒在各種逼迫中蒙神保守庇護,仍能站立得住。這些禱告蒙應允的經歷,使保羅為他們獻上更多的感謝。

  多禱告必然多感謝;不禱告的人就沒有甚麼好感謝的了。

  “常常”為帖撒羅尼迦眾信徒感謝,也表示他們常在屬靈方面有長進,有好消息帶給保羅,所以保羅常為他們感謝。

二.代禱保羅怎樣為信徒代禱(1:3)

“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1:3)

1. 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代禱(1:3上)

  保羅不是在人面前禱告,而是在神面前禱告。保羅不是要叫人知道他是怎樣關心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而是在神面前實行他的關心;他並不是在宣告他要怎樣為他們禱告,而是已經在神面前為他們禱告,然後告訴這些在患難中的帖撒羅尼迦信徒,叫他們得安慰、得勉勵。

  我們不只禱告要在神面前,我們生活行事都應該“在神面前”,這也是主耶穌在太六章所說的意思。我們無論是行善、禱告、禁食,都要行在“暗中”,也就是行在神面前,讓天父鑒察,不是叫人看見,從人得到榮耀。

  不在神面前生活為人,只在人前求榮耀的結果,必然:(1)人生失去高尚目標。(2)貪圖今世虛榮。(3)在屬物質利益方面斤斤計較。(4)為今世物質、情感、聲譽的損失過分難過,甚至擔當不起。(5)常把自己跟別的弟兄比較,而嫉妒那些比自己更強的人,又看輕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6)把一切屬靈的事也都變成為自己求榮耀、得人尊重的一種途徑。

  但當我們以神作我們生活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會:(1)更多體會神的心意。(2)更多關懷弟兄姊妹的屬靈情形和需要。(3)為別人靈性蒙恩而喜樂。(4)為人的靈魂費財費力反覺得喜樂。(5)像保羅那樣,常為神的眾教會和眾兒女代禱。

2. “不住”的記念(1:3中)

  本書五章17節使徒勸勉信徒要不住的禱告,在此卻是使徒自己不住的為信徒禱告。這“不住的”說明了保羅的禱告非常懇切而負責。愛心的關切和責任感,使他不得不在神面前不斷為他們禱告。

  有些信徒在教會的事奉上是不負責的,沒有責任感,這樣的人不能把聖工委託他們。另有些信徒雖然負責,但只是因責任所在而已,僅止於盡責,卻不肯為愛的緣故多做甚麼。這還不是最高的事奉。更高的事奉應該是出於愛心的催逼,又因愛心而生出責任感,像保羅那樣,才會很自然地關心主的兒女,又會不住地在禱告上為他們在神面前負責。注意,保羅已經離開帖撒羅尼迦這個工場,而且又在哥林多開始了新的工作,他對已經放下的工場按理沒有正式的責任了,但他還是為他們在神面前負責。這就是愛心所生的責任感。

  假如今天我們在教會裏面不負擔甚麼職任,我們是否還會一樣熱心於主的工作呢?我們是否還是一樣地出錢出力,做個隱藏而不被人知道的愛主的人呢?這就可以測驗我們所作的到底是否出於愛主的心了。保羅在帖撒羅尼迦教會,只不過有短短幾個禮拜的工作;在他離開以後,教會還在逼迫中,信徒卻能站立得住,而且能夠有很好的信心、愛心和盼望。保羅憑甚麼使他所做的工不致於被魔鬼毀壞呢?是藉着不住的禱告,在神面前記念他們。這實在是保羅所以能不失去他所做的工,能得到滿足賞賜的秘訣(約貳8)。所以愛心的關懷和忠心代禱可說是保羅無往而不利的武器。

3. 記念信徒的信、望、愛三大美德(1:3下)

  “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信、望、愛是信徒的三大美德,也是信徒信仰生活裏的三大要素。帖撒羅尼迦教會受保羅栽培的時間雖短,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她具備了信徒所應有的高尚品格。可見保羅所結的屬靈果子多麼成熟而美好。一個健壯的母親所生下的孩子,當然也是健壯的!

  帖撒羅尼迦教會實在要叫今天許多建立了三十年、五十年的老教會感覺羞愧。信主的年日長久,並不一定靈命就比別人長大。時間雖然是一項重要因素,可以考驗一個人的信仰,可是時間並不能限定一個人靈命的進度。如果追求長進,三個禮拜也可以有很大的進步;如果不追求進步,三十年還是停在那裏,甚或是後退了。

  在此提到信望愛跟工作、勞苦、忍耐的關係:

  A.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真有信心的人,不會單有信心而沒有表現。有信心就必定有“工夫”。真信心是一種生命的信心,是不會停止的。它必定要作工,要“動”,要活出來。

  主耶穌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約6:29),這是主耶穌對信心和工作的關係最好的解釋。信心的工夫裏最要緊的“工夫”,就是接受神所差來的救主。這是信心一切工夫的起點。

  帖撒羅尼迦人像初生的嬰孩,不但在屬世方面沒有勢力地位可以倚靠,就是在屬靈方面他們也只不過是信主幾個禮拜的人,沒有屬靈的“資歷”可說;但他們卻有生命的信心,因信心而表現了基督徒在信仰上的勇敢,為基督作了美好的見證。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這句話也說明了“工夫”的性質和類別,是屬於甚麼樣的工夫就是因信心而作的工夫,不是憑着人自己的才幹、知識而作的工作。我們雖然有恩賜、有才幹,但是不一定有信心來運用我們的才幹和恩賜。保羅在羅十二章3節說:“我憑着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在那段的下文就講到恩賜的運用。他先提醒信徒要按着神所賜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不要以為自己的恩賜、才幹很大,學問很好,就驕傲,還要看你有多少信心來運用這些恩賜和才幹。憑信靠神的心而作的工作才是信心的工作。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工作,是因信心而作的工作。他們是因為信那將來榮耀的盼望而為主作工,又憑着信心靠祂而作工。

   “勞苦”原文 kopos,除了“勞苦”的意思之外,還含有煩勞的意思。KJV 除了譯作 labour(勞苦)外,也譯作 trouble(煩擾或勞煩)(如太26:10;可14:6;路11:7,18:5;加6:17等)。中文和合本譯法如下:太二十六章10節,可十四章6節譯作“難為”;路十一章7節,加六章17節譯作“攪擾”;路十八章5節譯作“煩擾”;約四章38節,林前十五章58節,林後十一章23節,帖前一章3節,三章5節,啟十四章13節等處譯作“勞苦”;林後十章15節,十一章27節,帖前二章9節,帖後三章8節,啟二章2節等譯作“勞碌”;林前三章8節譯作“工夫”;林後六章5節譯作“勤勞”;來六章10節是較特別的譯法,譯作“所顯的愛心”,含愛心而勞苦之意,是將愛心與勞苦二字合譯作“愛心”。KJV 譯作 labour of love(愛的勞苦)。

  B. 因愛心所受的勞苦:

  勞苦有許多種,如主耶穌曾呼召人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太11:28),所說的是世人在罪惡權勢下的勞苦;所羅門說:“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傳1:3),所說的是在物質世界中為各種世事、生活勞苦的虛空。但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卻為“愛心”而勞苦,也就是為愛主、愛人、愛教會而勞苦。這樣的勞苦是神所記念的。

  使徒約翰在啟示錄第二章中,稱讚以弗所教會是為主勞苦的教會,但她卻把起初的愛心失落了。雖然勞苦,卻不是愛心的勞苦。既不是因愛心而勞苦,那必是為着職業、生活、人前的榮耀,不得不勞苦,或為維持過去的“光榮”而勞苦。這等“勞苦”正像草木禾秸的工程,經不起考驗;只有愛心所受的勞苦才是使徒所稱讚的勞苦。

  這裏所說的愛心應包括兩方面:(1)愛主:就是愛他們所看不見的神。(2)愛人:就是愛那些跟他們一樣蒙主恩典所拯救的人,愛主所愛的那些失喪靈魂。

  唯有真正有愛心的,才會為主的緣故,任勞任怨,不但作而且殷勤地作。就像父母為兒女勞苦,不是受人催逼,而是出於自發,受愛的催逼。保羅情願為加拉太教會再受生產的苦,這種“苦”,是保羅自己要為他們受的;或說是“愛”使他願為他們受的。這種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完全是甘心情願,毫不勉強虛偽。

  C. 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

  有許多人能夠勞苦,卻不能忍耐。他們可以勞苦一時,但是漸漸就不能堅持下去。因為他們忽略了盼望,他們為愛心所受的一切勞苦,都不會落空,都是存在天上的。我們有盼望才能忍耐;沒有盼望,當然不能忍耐。病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病一定會痊癒,就算是重病也能忍耐,因為他有盼望。但病人若知道他的病是不會好的,那他對於疾病所帶給他的痛苦就無法忍耐,因為他已經失去盼望。

  “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本句很籠統地講到主耶穌基督所要帶給我們的一切福分和恩典。但既說“盼望”,所以是偏重於將來或快要來的恩典,而不是指過去已經得着的福分。按下文第10節看來,本句也含有盼望主耶穌基督再來而存的忍耐的意思。因為帖撒羅尼迦信徒是已經得着耶穌基督的人,他們並不是“盼望”得着耶穌基督,而是已經接受基督了。所以這裏所說的盼望,是盼望在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所帶來的榮耀,和祂要來迎接信徒到祂那裏去。為着有這美好的盼望,帖撒羅尼迦信徒堅強地忍耐各種苦難,他們為主的緣故,在地上憑信心作工,因愛心而勞苦,並忍耐的等候主的再臨。

  總而言之,信心的價值在乎今天,因為到見主面的時候,就不需要信心;盼望則關係將來,能叫我們忍耐;至於“愛”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動力。愛是聯絡全德的,在一切事上加上愛才有永存的價值(林前13:1-3)。愛不但為現今,也為將來,因為愛是永不止息的。不論今世或永世同樣需要愛。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