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書讀經講義



第一段 引言(1:1-2)

讀經提示

  1. 保羅在本書中之自稱:(1)為甚麼稱神為救主神?(2)按原文全節那一句為首,那一句為末?(3)他為甚麼要向提摩太提及使徒之身分?(4)本節給你甚麼要訓?
  2. 保羅為甚麼稱提摩太為“真兒子”?到天堂的信徒是否維持今世的關係?為甚麼?
  3. 本書中保羅之問安語與其他保羅書信有何不同?有何教訓?

第一章

1奉我們救主神,和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之命,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2寫信給那因信主作我真兒子的提摩太。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

壹 著者自稱(1:1)

“奉我們救主神,和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之命,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1:1)

  保羅在教牧書信中的自稱,與其他的書信有顯著之不同,稱神為“救主神”即為其特別的用法。而在二章3節中又再次提及。使徒似乎不但要強調基督與神的合一,而且更要強調救贖根源之合一。可見那位設計救贖法的神,和那位完成救贖法的基督,是合一不分的。神就是我們的救主,而救主也就是我們的神。

  “和我們的盼望”,原文中此句在全節之末,而末句“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則應列在第一句。這樣,本句含有解釋保羅那麼願意接受艱難之命令的理由,因為基督耶穌是我們的盼望。

  “奉…之命,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保羅當然無須向提摩太這樣介紹他自己,但保羅這種自稱並非單為提摩太,因這封信雖然是寫給提摩太的,而所論卻都是關乎如何治理教會、和如何保持信仰純正等問題,所以保羅在他的具名之中,再加上使徒的職分,這是十分需要的。這可以表示他在本書內所論的各點,都是根據使徒的權威,實為眾教會所當留意服從的。本節所給我們的信息是:

  A. 傳福音的人應告訴人的四件事:

  •  a. 神:是萬物的主宰,是公義審判者。
  •  b. 救主:是萬人的拯救者,是慈愛的神為人所預備之恩典。
  •  c. 神的命令:要萬人歸信基督,傳揚祂的救恩。
  •  d. 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是一切人的盼望。

  B. 保羅常常記住他是奉神之命令而行事的人。

  他不斷地提醒自己是怎樣的人,乃是肩負着全能主宰的重大使命的人。如果我們接受了今世一位總統的任命,我們必定以完成他的任命為一切行事的主題,可能為着完成使命,而將許多原本自己看為重要的事放下。同樣,今日的基督徒,若未將復活之主的吩咐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放在心上。又絲毫不肯為着完成這偉大的使命而付上代價;那麼他若不是根本不信基督真是萬王之王,便是自己根本還未真正重生得救了。

貳 對受書人的稱呼(1:2上)

“寫信給那因信主作我真兒子的提摩太。”(1:2上)

  “因信主”原文 en pistei,是“在信心裏”的意思。他們在共同的寶貴信心裏所發生的關係遠比肉身的友誼更為密切。

  真兒子原文 gnēsiō(i) teknō(i),除提摩太外,只有提多有此稱呼(多1:4),此外阿尼西母亦被稱為保羅福音所生的兒子(門10)。

  保羅似乎把肉身的父子關係當作是“假”的,事實上今世的一切肉身關係本都是暫時的,到天上自然不復存在了,也當然可以說是假的,只不過像戲台上演戲一樣(林前4:9;來10:33)。聰明的演員,雖然會演得逼真,但卻絕不會真把自己當成戲中的人;他如果在戲中演父親,決不會在演完之後仍把自己當作是別人的父親,因為那種關係是暫時的,但信徒在主裏的關係卻是永久的,那才是真正的關係。

  有人問在天堂和永世中,信徒是否仍保持着今世在肉身上之關係?他們說,倘若兒子在天堂裏看見父親在地獄,那麼他自己雖人在天堂,但豈不很難過?這答案是:在天堂中的任何人絕不會因肉身的親人在地獄而難過,因為:

  A. 亞伯拉罕並未因他子孫之一的“財主”在陰間受痛苦而難過(路16:23-31),非但未答應他的懇求,反倒認為他所受的痛苦是該受的(路16:25-26)。

  B. 所謂“肉身的親人”這種講法只是在肉身中的人所有的小家庭觀念,中國人在遇到同姓同宗的人時會說“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實不獨同姓同宗是一家,全人類原本就是一家。但亞當犯罪之後,此一最元始的第一家發生了兄弟間相殘的事,致使人類大家庭觀念根本失去,而只剩小家庭觀念。現在因着基督之救贖,所有在基督裏的人都同領受了兒子的靈而成為真兄弟、真姊妹,可謂是真正的“一家親”了。這種關係,當我們仍在肉身活着時,因着受肉身關係的攔阻,通常很少信徒能真切而完全地表露出來,因為肉身親情之觀念太強,所以主內的親情觀念反而被隱沒,而只有少數屬靈的人才能打破此一界限。但到了天上,一切信徒將不再以地上的親情為念,而是以天上神大家庭的親情為念。換言之,他們只會對天上的家人有親人般的親切感覺,而再也不會對不屬於神大家庭中的那些人仍懷着親人般的親切觀念了。

  主耶穌基督說:當復活的日子,人不嫁不娶,像天上使者一樣。天上使者既然不嫁不娶,當然不會有我們人類這種因嫁娶而有的親族觀念,而代之以“神的家”之家族觀念。由此可見到了天上以後,人們再沒有小家庭的特殊關係和觀念,而只有屬靈的親族觀念了。

叁 祝福的話(1:2下)

“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1:2下)

  在保羅的書信中,多半以“恩惠平安”為問安的祝詞,但在教牧書信中卻加上了“憐憫”二字,因此不信本書由使徒保羅所寫的人,往往利用這“憐憫”作為證據,以證明本書是由別人偽冒的;其實正好相反,倘若本書是別人冒名的,則冒名者絕不致於那麼大膽,敢用一些反乎保羅其他書信習慣的問安語。平安來自恩惠,憐憫則可說是恩惠的根源,因為若不是神的憐憫,我們就無法得着神的恩惠。年老的保羅在更深切地認識到自己的軟弱之後,更覺得需要倚賴神的憐憫。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