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讀經講義



第二段 聽道與行道(1:19-25)

讀經提示

  1. 本章19至25節的主題與分題要點是甚麼?
  2. 甚麼樣的人要聽道?
  3. 聽道要怎樣聽法?
  4. 一章19節下及20節的話是否專指聽道而說?
  5. “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是甚麼意思?
  6. 要存溫柔的心領受甚麼“道”?
  7. 聽道而不行道的人情形怎樣?
  8. 甚麼是使人自由的律法?既然是律法怎麼又會使人自由?
  9. 一章25節提及讀經的重要法則是甚麼?
  10. 要怎樣聽道才能行道?
  11. 聽道而行道的人有甚麼福氣?

第一章

19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21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22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23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着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24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25唯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雅各書的信息,淺顯易明,十分實用。本段所討論的題目也像第一段那樣,都是基督徒最常遇到的問題。但我們千萬不要輕忽了這篇信息的重要性,而因為信息的性質太普通,就看作是老生常談。事實上,能否做一個成功的基督徒,就看我們能否在許多日常最普通的靈性問題上成功。多半的人在還沒有信主之前就開始聽道了;直到開始行道以後就成了基督徒;在這之後,還是需要經常的聽道和行道。如果我們每次聽道都能受益,且能靠主實行所聽的道。那我們不論在真理知識方面,或是在靈性生命方面,都必定會有極大的進步。所以雅各在這幾節經文中所討論的信息,正是生活在這厭煩純正真道的世代的基督徒,所應該特別留意的。

壹 聽道(1:19-21)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1:19-20)

一.聽道是不分資格的(1:19)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既然已經知道,為甚麼還要聽呢?既然已經信了主,又是雅各所親愛的弟兄,為甚麼還要聽呢?雅各既明知受書人已經知道,卻還是要提醒他們。這樣做已經含有一種暗示,告訴我們聽道要存謙虛的心,不要自滿自足。不但未得救的人要聽,已經得救成為雅各所親愛弟兄的人也要聽;不但不知道的要聽,已經知道的也要聽。所以聽道是不分資格的,不論是未信的、初信的、是“平信徒”、長老、傳道人,都要虔誠地聽,沒有一個人的資格老到可以不必聽道。

  使徒彼得在書信中也是這樣提醒信徒:“你們雖然曉得這些事,並且在你們已有的真道上堅固,我卻要將這些事常常提醒你們”(彼後1:12)。可惜現在的信徒常有這種錯誤,以為聽過的就不必再聽,厭煩類似的道理,卻不問自己所聽的道理是否已經“消化”了。他們只會怪責傳道的人沒有新鮮的信息講給他們聽,卻不認真省察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所聽的道,將它應用在生活上了。就好像一個沒有心讀書的懶學生,卻怪老師為甚麼一直不教他更高深的課程;這種態度是不合聖經的。其實,不但知道了的人要再聽;講道的人、如果他有聖靈的感動,雖然講過了也還要再講。

  因為人的遭遇和環境不斷變遷,有些道第一次聽不覺得需要,第二次聽的時候卻覺得非常適合;對這一群的人不需要,對別一群人卻非常適合。主在世時也常是這樣,在不同的場合,重複祂已經講過的信息(太7:17-1812:33;太6:24路16:13;太5:29-30太18:8-9;太18:12、14路15:3-7;太5:14-16;路8:16-17)。總而言之,能虛心聽道必然受益,如果存心傲慢自是,就算親自聽見基督的講道,還是得不到甚麼。

二.要“各人”聽自己的(1:19下)

  “但你們各人要…”聽道是各人的事,必須各聽各的,不是為別人聽,是為自己聽。不要以為所聽的道正合某人的需要,而忽略了自己也有這樣的需要。有許多屬靈的事,既不能替別人做,也不能請別人替你做,必須自己來的。聽道也是這樣,就像吃飯喝水,一定要自己吃、自己喝,不能由別人替的。

三.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1:19下)

  “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說話可以快點說,聽話怎能快點聽呢?這意思就是,要存一種飢渴慕義的心來聽,不要存心批評反駁;就算所聽的道不合我們口味,也不要急於反駁,消滅聖靈的感動。許多信徒的聽道像法利賽人的聽法身子在聽道,心裏卻在議論(可2:6;路5:22);這樣聽道,必定得不着甚麼。人們常喜歡多說而不喜歡多聽,但我們若以喜歡說的態度來聽,就必能得到更多益處。

四.不要動怒(1:19下-20)

  “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有解經者以為這兩節聖經並沒有指明是論聽道的事;乃是指信徒在一般事上彼此辯論而說。但按下文21節“所以要…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可見這兩節是論及聽道的話,但無論是聽道或普通的爭論信徒實在都該有這種快聽、慢說、慢動怒的態度。無論甚麼時候,神藉着祂的僕人所說的話說中了我們心中的毛病時;我們絕不可因此遷怒於人,而應當謙卑地接受神的光照,才能叫我們的心靈常在神的光明中。

  “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本節是這一小段中比較難解的經文,因為它的意思不太明顯。這裏的“成就”,原文與一章3節的“生”為同一個字 ergazetai ,英譯本 KJVRSV 譯作 worketh,即作工,NASB 譯作 achieve,即完成或實現,Williams 譯作 produce,即產生。本節可以有三方面的解釋:

  A. 神並不需要那些憑肉體的熱誠的人來為祂發“義怒”,替祂爭辯,使人承認神的義,這種方法完全不能成就神的工作,叫神得着甚麼榮耀。換句話說,聽道的人,如果自認為所聽的道,未能說明神的公義,或不合神的公義,就應該慢慢的發怒,不要憑血氣爭辯甚麼,應該先細細思想了解所聽的,才說話也不遲。

  B. 如果在聽道的時候,因為所聽的道,正好針對自己的弱點或過失,也絕不可因此發怒,因為神絕不會因我們發怒就算我們為義,不計較我們的過失;同時,我們的怒氣,也絕不能生出神所要求的義來。

  C. 人的怒氣,基本上是人情緒不正常的表現。所以一個發怒的人,對於事物的判斷常可能錯誤,在怒氣下所作的事,也總是過於偏激。所以這樣的人,是沒有甚麼事可以在神面前被稱為義的。

五.要存溫柔的心領受真道(1:21)

“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1:21)

  污穢和邪惡是聽道的攔阻,基督曾用撒種的比喻,講論四種聽道者的心田;“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這種心都是不能結出子粒的;而溫柔的心,卻能結出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的子粒來,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是同一原理;所以每一個蒙恩的信徒,都必須存着溫柔的心來聽神的話。許多人聽道不能得益,是因為心中的污穢和邪惡還沒有除去,彼得教訓信徒,要除去一切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然後愛慕純淨的靈奶(彼前2:1、2),這與雅各的教訓很接近。

  愛惜罪惡,不肯丟棄罪惡,是使人不肯接受真道,甚至反抗真道的根本原因。

  “那栽種的道”:雅各顯然把神的道看作種子。傳講神的道,就像栽種種子那樣;聽道的人領受所聽的,就是讓種子種在心田裏。我們應該領受所已經栽種在我們心裏的道;“栽種”是過去式,但在這裏栽種了,卻並不就是已經領受了。雅各既勸信徒“領受”所已經栽種的道,可見栽種了不等於就是領受了;正像主在撒種的比喻裏所講的那樣,只有結出子粒的心田才是領受了的(可4:20)。我們應該讓已經聽了的道在我們心裏運行作工,發出效果在我們身上,改變我們的思想和生活,這才算是領受所栽種的道。如果聽了道之後,並沒有讓神的道影響你的生活為人,反倒允許世俗的風尚,罪惡的潮流,漸漸窒息了種在心裏的道種,使它變成一種死的知識,並不能影響到你的靈命,那就是還沒有領受所栽種的道了。

  “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這句話在這裏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所應該領受的道是甚麼道。上文所說的這許多良好的聽道態度,並不是用來聽那些有害靈性的道理,而是要用在領受那些能救靈魂的道。換句話說,信徒也應該謹慎辨認自己所聽的道理是否純正(林前14:29;提前6:3;提後4:3)?可見錯謬的道理,我們是絕不能用毫無保留的態度來領受它的。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