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讀經講義



二.勸戒外邦信徒當以猶太人為鑑戒(11:13-24)

1. 表白的話(11:13-14)

“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職分;或者可以激動我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11:13-14)

  保羅說,他對外邦人說這話,是“敬重他的職分”(敬重原文是“榮耀”,見聖經小字)。因他是外邦人的使徒,雖然他在上文的講論,似乎貶低了猶太人,把他們說得比不上外邦人。其實他不是輕看猶太人,而是敬重神所託付他的使命。他既是外邦的使徒,理當對神的救恩如何傳於外邦神對外邦人的救贖計劃有透徹的認識。他對於猶太人未能選上神最美好的旨意,即接受救恩,而使天下人蒙恩,卻拒絕了救恩,才使救恩傳給萬國,雖然感覺是一件憾事;但保羅自己卻在少數猶太人中,不但蒙恩得救,而且蒙召作外邦的使徒,這是他莫大的榮耀,是他所看作十分珍貴,理當忠心盡職的。

  既然這樣,當然難免在他的講論中,比較多提到外邦人蒙恩方面的信息了;但這不能說他是存心要輕視他的同胞;他倒是想藉此激發他的同胞,使他們因見外邦人的蒙恩,或許有人會反省自卑,因而得救,這是保羅的心願。

  注意,這裏保羅是對外邦信徒說話,告訴他們不可自鳴得意,輕視猶太人,那就重蹈猶太人覆轍了。

2. 勸戒外邦信徒不可驕傲(11:15)

“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麼?”(11:15)

  “他們”指猶太人,若猶太人被神丟棄,天下的外邦人就有機會與神和好,那樣猶太人也可能被神重新收納,像從死裏復活一樣。全節的意思是提醒外邦人不可驕傲,以為猶太人被丟棄就比不上他們,其實神怎樣丟棄他們,也可以怎樣重新收納他們。

3. 新麵的比喻(11:16上)

“所獻的新麵若是聖潔,全團也就聖潔了。”(11:16上)

  從本節開始,使徒用兩個比喻勸戒外邦信徒要警惕。

  “新麵”原文 aparchē 是初熟之果的意思。本書八章23節,十六章5節都譯作“初結的果子”。以色列人在初熟節時,要將初熟的莊稼一捆獻給神(利23:9-14),又在五旬節時將初熟的麥子之細麵,做成兩個餅,當作初熟之物獻烚神(利23:15-21;民15:21)。在林前十五章保羅以基督的復活作為信徒也要復活的“初熟的果子”,這樣本章的“新麵”也該指基督說的,基督既是聖潔的新麵被獻給神,那麼一切信基督而成為祂身上肢體的人(不論猶太人與外邦人),也必聖潔而蒙悅納了。基督既是新的生命糧,一切領受祂的生命而成為新麵團之內的,也都與基督同蒙神的悅納了。猶太人固然不可輕看外邦人,外邦人也不可輕看猶太人,因為彼此都是靠基督成為我們的聖潔才得以聖潔(林前1:31),而非因本身聖潔所以算為聖潔的。

4. 橄欖與野橄欖的比喻(11:16下-24)

“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得接在其中,一同得着橄欖根的肥汁,你就不可向舊枝子誇口;若是誇口,當知道不是你托着根,乃是根托着你。你若說,那枝子被折下來是特為叫我接上。不錯,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懼怕。神既不愛惜原來的枝子,也必不愛惜你。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祂的恩慈裏;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而且他們若不是長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為神能夠把他們重新接上。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逆着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11:16下-24)

  在此使徒用橄欖與野橄欖之比喻,說明外邦人得救與猶太人得救之關係。這比喻仍然是要警告外邦人不可驕傲,免得被丟棄。

  “橄欖”指猶太人,“野橄欖”指外邦人。橄欖根指神所應許的基督(注意18節“…乃是根托着你”,可見這根不會指任何信心偉人,乃是指主耶穌)。神在基督裏所賜救恩的各種福樂就是橄欖根的肥汁。

  基督的救恩是先賜給猶太人的,但因猶太人的不信,就像枝子被折下來,失去了可享受從橄欖根所供給的肥汁,即失去了根據神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特別是關乎基督救恩的應許,參加3:16)所能得着之一切屬靈福祉的機會。但外邦人卻因此像野橄欖的枝子般地被接上去了。他們得着了藉着信而接受救恩的機會,成為亞伯拉罕信心的子孫,“同蒙應許”(弗3:6),又因信可享受那藉基督而得着的“肥汁”。

  使徒在此警告外邦人(注意,不是指個人,乃指整個猶太以外的民族),不可因為現在他們得着可以蒙恩的機會而驕傲;因為神既然能把本樹的枝子砍下,把本來先給猶太人可以蒙恩的機會拿去,轉給外邦人,當然也可以把被接上的枝子外邦人折下來,或把已折下來的重新接上。外邦人(按整群人來說)若忽視所給他們的救恩而拒絕他們可以蒙恩的機會,這機會同樣會被奪去;而猶太人若重新悔改,願意相信,也同樣可以再得着蒙恩的機會,“像本樹的枝子,接在本樹上”那樣。

  注意,枝子的被接上或被折下,不是指個別信徒的得救與滅亡。雖然這幾節經文用了單數的“你”字,但使徒在此是以猶太與外邦(一切猶太以外的民族)兩大族類來作比較說的。猶太民族拒絕了救恩,便失去了蒙恩的機會,像枝子被折下,外邦人卻因此得着蒙恩機會,像枝子被接上,這都是按兩種族類來說。外邦人像野橄欖枝被接上,並非說一切外邦人都得着救恩,乃是說所有外邦都有可得救之機會;猶太人如橄欖枝被折下,也不是說每個猶太人都要滅亡,乃是按整個民族來說,救恩的機會(重心)已轉向外邦了(按個人而論,保羅就是福音時代蒙恩的猶太人)。所以使徒保羅的意思是警告外邦的教會,重視他們傳福音的責任,若外邦人像猶太人那麼驕傲,藐視神的救恩,他們也會同樣失去機會;也就是說外邦蒙恩的教會時代,也會過去。若將這橄欖枝被折下的比喻,用在個人的得救與滅亡方面,必然誤解全段的意思,這是解釋本段經文的重要關鍵。

著者:陳終道牧師 Rev. Stephen C. T. Chan
出版: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