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如果有一天,你收到消息,一個你認識的人突然離世,你會有甚麼反應?覺得意外?感到無奈?心裏悲痛?面對人的猝逝,我們心中或會感覺命運作弄人,感覺人生無常,甚至可能有個聲音在迴響:這種不幸的事情是否也會在某個時候臨到我?
死亡是人生最實際的問題。它甚麼時候來叩門,沒有人知道。就算你不理它,它也會理你;就算你不碰它,它也會碰你。雖然人們想盡辦法避開它,它仍然是不速之客,隨時都可能找上門。英國作家John Heywood寫了一段名言:“死亡使高貴與卑賤者一律同等,你絕對不能因為有權有勢就可以讓死神暫時離開;死神往往在我們防不勝防之時,突然之間闖進我們已安排妥當的生活裏。”
不過,死亡對信耶穌的人和不信耶穌的人來說,並不是一樣的。對信耶穌的人來說,死亡是因信而睡;而對於不信耶穌的人來說,死亡是因罪而死。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兩個強盜就是例子。那個悔改的強盜臨死前因信而得救了,他能與主耶穌同在樂園裏。而那不悔改的強盜臨死前因不信而滅亡,他將下到陰間裏受痛苦。
聖經用“睡了”來稱信徒的離世,有何涵義?
其一,這是安息睡在主的懷裏,靈魂有永恆的去處。耶穌應許門徒,在天父家裏祂為我們預備了許多住處。祂說: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約翰福音14:1-3)
其二,這是息了自己的勞苦,在神那裏得賞賜:
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你要寫下,從今以後,在主裏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着他們。”(啟示錄14:13)
其三,這是離開地上的帳棚,搬到天上的房屋,如同穿上新衣,準備與主相見:
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哥林多後書5:1-4)
其四,這是勝過死亡最圓滿的結局,只有信主的人才有這種明確的把握:
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死啊!你的毒鈎在哪裏?死的毒鈎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神,使我們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15:55-57)
其五,這是信徒相聚,在更美的家鄉團圓的日子。在那裏沒有黑暗、疾病、眼淚,只有光明與歡樂。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11:16)
親愛的朋友,你如何面對死亡?會否感到茫然、害怕、絕望?當你走到人生的盡頭時,下一站要往哪裏去?怎樣去?死亡是人生最實際的問題,但人是可以出死入生的:
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乃是永生。(羅馬書6:23)
只要你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就不至永死,反得永生。(鄭盛光)
金燈臺活頁刊 第226期 2023.7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你生病了嗎?你傷心了嗎?不用怕,你是耶穌基督所愛的人...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很多關係一下子難以強求。但我們知道和肯定的是:神不忘記我們!...
人生無常,我們不能把握明天,也不知道明天如何。但上帝讓我們知道,明天之後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中秋,明月,團圓。種種賞月情懷,反映着人內心的失落與孤單,也反映着人對圓滿人生的渴望與追尋...
聖經記載將會有“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那是說到基督徒的將來,吹號起行,進入沒有黑夜的光明永恆...
基督教有一個令人難以明白的真理:神是三位一體的。但是,何謂“三位一體”?...
有些歌曲和廣告鼓勵人們“明天會更好”,播送正能量。聖經則告訴我們,神掌管明天...
聖誕佳音並不是商家營造購物消費的歡樂氛圍,而是神救人的信息...
為甚麼需要悔改?聖經所講的“悔改”,是甚麼意思?...
人最可怕的不是發現自己是一個帶着過錯的罪人,而是發現自己在黑暗裏(在罪中)沒有改變的能力與盼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