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許多失敗者,不是一開始便失敗的;有些在生命的早期相當成功:行為有好的表現,得人嘉許,甚至蒙神喜悅,可惜晚節不保,以致悲慘收場猶大王亞瑪謝便是其中一個例子。亞瑪謝的事蹟載於列王紀下第十四章與歷代志下第二十五章。以下就歷代志下第二十五章探討亞瑪謝的一生。
“亞瑪謝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代下二五:1-2上)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亞瑪謝有好的開始,從三方面可以看到:
1. 他是二十五歲登基作猶大王,是正當青年有為之時,可以為國家獻上年輕的力量。他的大好青春實在是得天獨厚。
2. 亞瑪謝的家世也是得天獨厚。他母親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由祭司耶何耶大撮合婚事而嫁給他父親約阿施王,相信她若非敬虔後代,也至少是名門望族(代下二四:3)。亞瑪謝有好的母親提攜,理應在靈性上出眾過人。相對而言,亞瑪謝的祖父亞哈謝則沒有那麼優越的家世,因為亞哈謝的母親亞他利雅是亞哈家的人,暗利的孫女。亞哈謝也行亞哈家的道,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代下二二:2-3)。
3. 亞瑪謝登基後國家形勢很快便堅定了下來(三節)。這比起他的祖父亞哈謝幸福得多。亞哈謝登基後,他聽從亞哈家的計謀,同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約蘭往基列的拉末去,與亞蘭王哈薛爭戰;亞蘭人打傷了約蘭,亞哈謝也不免吃了虧。後來亞哈謝去探約蘭的病就被耶戶所殺。亞哈謝根本未好好做過王。聖經作者的評語是“亞哈謝的家無力保守國權”(代下二○:19)。反觀亞瑪謝能得國堅定,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了。
4. 亞瑪謝雖一如列王登基後誅除異己,但願有節制,沒有濫殺無辜,也顯出了對律法原則的尊重。所以嬴得了“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嘉許。
亞瑪謝若能貫徹行走屬靈的路線,可謂前途無可限量。但可惜他只有一半的成功,而後來的失敗簡直駭人聽聞!
“自從亞瑪謝離棄耶和華之後,在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他,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把他殺了。”(代下二五:27)
亞瑪謝難逃亞哈謝的命運慘遭殺害,有以下主要原因:
1. 心不專誠--第二節記載:“亞瑪謝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只是心不專誠”。亞瑪謝心的方向與腳的方向不一致。試問“二人若不同心,豈能(與神)”同行呢?(摩三:3)
從第五至六節更證實了亞瑪謝心不專誠:“亞瑪謝招聚猶大人…共有三十萬。又用銀子一百他連得,從以色列招募了十萬大能的勇士。”亞瑪謝數點人數後,發覺明顯比先祖亞撒王時代有五十八萬大能的勇士少了許多(參代下一四:8)。於是不顧冒犯耶和華,從北國以色列請了十萬神不喜悅的雇傭兵。證明他的心靠人多過靠主。
2. “錢”途至上--第七至十節記載,當先知來規勸亞瑪謝勿用以色列雇傭兵時,亞瑪謝最關心的是他付與雇傭兵的一百他連得銀子。神人保證耶和華能把更多的賜給他後,他才肯放棄他的計劃。在他的步履上,好像走回正途,但實質心被“更多的銀子”充塞着,而不是心存對神的敬畏。
3. 放縱己心--第十一至十二節:“亞瑪謝壯起膽來,率領他的民到鹽谷,殺了西珥人一萬。猶大人又生擒了一萬帶到山崖上,從那裏把他們扔下去,以致他們都摔破碎了。”
亞瑪謝摔碎一萬人的山崖,很可能指西拉,後改名叫約帖。傳說在今日皮特拉古城裏面,那處四圍崖壁筆直。人一經從崖頂拋下,必粉身碎骨。亞瑪謝在宮廷之中可忍手不殺無辜,大概是為順應母親的管教。但出到國外則大肆殺戮,不存憐憫,這反映了他放縱己心的可怕後果。
4. 心高氣傲--第十六節,當先知又來進諫之時,王竟對先知說:“誰立你作王的謀士呢?你住口罷!為何找打呢?”亞瑪謝聽到先知的忠告,不單沒有悔意,反而變本加厲,證明他並不相信他的得勝是由於神,乃是由於自己的手。
亞瑪謝既不肯聽從,結果害至兵敗如山倒,自己成了俘擄,耶京城牆被拆毀,神殿乃宮中寶物與不少人質都遭擄劫而去。許多年後,亞瑪謝逃離耶京,最後慘死於拉吉(20-28節)。
從以上事例的鑑戒,主的兒女可得幾點重要提示,幫助自己不致重蹈亞瑪謝的覆徹:
1. 專心靠主--除非不決志信主,一旦信主,便棄絕偶像,歸向真神,一生信靠,至死忠心,義無反顧。
2. 輕看物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在事奉神的同時不能又事奉瑪門(太六:24)。不如效法保羅糞土萬事,到頭來主的路會更易走。
3. 約束己心--正如彼得的勸勉“要約束你們的心”(彼前一l:13)。主的兒女一旦蒙主恩召參與事奉,便得預備“別人要把你約束,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被約束不一定人人願意,卻是榮耀神的不二法門(約二一:18-19)。
4. 謙卑束腰--“約束你們的心”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彼前一:13小字註)。用甚麼束腰呢?彼得在彼得前書第五章五節說:“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對照亞瑪謝的生平事蹟,新約的真理不辯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