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臺》活頁刊

我與你同在

胡恩德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約一四:1)

  “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約一四:18)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一四:16)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着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罷!’”(約二一:18-19)

  “耶穌對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約二一:22)

“你跟從我罷!”

  主耶穌開始傳道那個時期,曾對彼得這樣說:“來跟從我!”於是彼得跟從祂。當時耶穌基督是在地上,祂往那裏去,彼得就跟到那裏;但現今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彼得不能常見到祂。可是那個早上彼得見到主,主還向他說話,談及“愛”(愛主)的問題,然後對彼得說:“你跟從我罷!”聖經對彼得這人刻畫得很清楚,我們都知道他很喜歡講話。彼得可能跟着耶穌基督走了幾步,卻又轉頭看了看約翰,問主說:“這人將來如何?”耶穌基督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自此以後,似乎主就不見了;又或許彼得看見主不太久,轉眼祂就不見了。剛才主說:“跟從我罷!”現在主既不見了,那又如何跟呢?但彼得是明白的,今天我們也會明白,這位主雖然離開了,但仍然和我們非常接近,是我們可以跟隨的。祂和我們很近,我們和祂也很近。

神和我們很近?

  聖經讓我們看見神和我們很近。在以色列人出埃及那個時候,起行時正當半夜,要急忙離開,這是盼望已久的時刻,受苦這樣久,終於可以離開了!他們一起走的時候,發現一件這樣的事:啊!好像有領路者!是雲!會動的雲柱在前面領路,不久他們知道,是主親自降臨。素常他們認識這位神是天上的,創造天地的,也是他們祖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他們很多時候都感到和祂距離很遠。今天我們也覺得離神很遠嗎?不錯,有時我們覺得祂很近,但多時覺得祂很遠。在以色列人蒙神救贖那一刻,神就讓他們立刻曉得,神和他們很近,他們可以跟着祂走──雲柱一直帶領着他們,直到他們過約但河進入迦南。他們知道神很近。 

神在會幕中

  途中,神又吩咐他們造一個會幕。他們都住帳幕,要起行就得拆下來帶着走。神就住在他們中間,可以說陪他們同住帳幕。(在此不再多說,如要說下去,就要說到主耶穌是神在肉身顯現,陪我們住在這有骨有肉的帳幕裏。)神昔日吩咐他們住帳幕,他們感到神很真很近。外邦人將他們的神,放在廟宇中,亦有置家神於自己家中(說不定為數不少)。但以色列的神,以前好像不在他們那裏,現在看來就在他們中間;他們進到會幕前獻祭,看着那個會幕,只是不能走近,即使從會幕前的院子往裏看,也總知道神在那裏。在至聖所裏有神的約櫃,兩個基路伯表明神的寶座,神是在那裏就近他們。他們還用不用向天上的神祈禱呢?他們會的啊!大衛就是其中之一,他可以進到會幕前下拜,或坐在幕前和神說話。

主在天又在地

  那麼神究竟在天上,還是在會幕那兒呢?若在會幕,是不是說祂離開天上的寶座,進入會幕,在兩個基路伯之上或中間呢?這裏有一個問題:神究竟是在天還是在地?我們的答案是:神是在天,同時也在地。不是兩位神,也不是說神會“分身”(你若說“分身”也有點道理),而是一位神,在天又在地,使天與地變得沒有距離,因為當中有祂作為連繫。就像雅各夢見那梯子從地伸展到天;又如耶穌基督所說:“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一:51)我們可以說神是天梯,但也可以說神是不受空間限制的。祂在這裏,也在那裏,但卻不是兩位神。故此我們一方面可向天祈禱,另一方面也同時感到主很近。耶穌基督是神,祂在天又在地,當中並無距離;即使彼得看見祂升天了,但祂仍然同在。祂未曾升天前對門徒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太二八:20)門徒卻看見祂升天去了。對,這是一個看法,但也可以這般看:主固然是升天去了,但也是沒有去。如文首所引的經文說:“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所以,無論彼得有否看見主耶穌在跟前,他仍然可以跟隨。主對彼得說:“你跟從我罷!”轉眼祂就不見了,但彼得確是跟着祂,不過不像從前般看着主的肉身而跟隨罷了。

主的靈與我們同在

  今天主是近的,所以也吩咐你我跟從祂。當然祂不是帶着身體來和我們同在,乃是祂的靈與我同在。所以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一四:16)那位保惠師,羅馬書第八章亦稱為基督的靈,“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八:9),基督的靈亦即基督本身。設若你在房間睡着了,你的靈走出來了,那不就是你嗎?而且可以說那是你的“真我”呢!耶穌基督的靈來到,那就是耶穌本身。祂在天又在地,好像從前在天又在會幕裏,當中沒有距離的。那住主在天上,我們向祂祈禱,祂在我們中間,在我們面前,又在我們四圍,正如大衛在詩篇第一百三十九篇所說的。 

“跟從‘我’”

  現在我們有這一位主,是可以跟從的;祂吩咐彼得跟從祂,即祂是“在”的神,否則祂就不會吩咐彼得跟從祂了。如果祂只是留下一些說話就回到天上,又或是不時給我們一些訓令,囑咐我們遵守,那我們只不過是跟從祂的話而已;但祂說:“跟從我!”即祂要我們跟的是祂自己!跟從祂的話去行(像我們今天所行的),固然是跟從祂,但兩者略有分別。主對彼得說:“跟從我!”意謂:“我是活的啊!仍然像以往三年活得那麼實在的。”以往和現在都是跟從,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再說:我們不單“跟”主的道理行,也實在因祂的吸引而去“跟”祂。祂與我們同在,祂與我們同行,這是很有福的!

有主同行  

  主復活那天下午,兩個門徒由耶路撒冷前往以馬忤斯,路上有一人與他們同行,這人就是主。走了一段路(那段路程似乎要走兩個小時),在路上主對他們講解了很多聖經,又因着他們的請求,耶穌基督就進到他們的房子裏和他們住下。後來他們認出是主,主就不見了,他們就彼此說:“祂和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麼?”我看他們很多時候會再回味這件事說:“主和我們同行,何時再走那條路就好了!那次和主一起走,多享受啊!”耶穌基督吩咐我們(像吩咐彼得般)跟從祂,是跟從祂本身,祂是和我們同行的,我們十分有福。

雷州半島的行路客

  幾年前我在美國遇見一位曾在廣東西南傳道的西教士,他告訴我一件發生在雷州半島上的事。那裏有一個基督徒,要到某地方,途中經過一個地區,有一大片竹林,裏面藏着土匪,不時搶劫途人,但這段卻是必經之路。他走了一段時間,有一個人走近和他同行談話,所談的都是聖經的道理,且言談甚歡。過了那個竹林區後,那人向另一方去了,而這個基督徒又繼續上路。到了一處有基督徒的地方,他就告訴那裏的信徒,路上所遇見的事──有人來跟他一塊兒走並談論聖經的道──那些基督徒聽了便說:“那一帶地方沒有基督徒啊!”嗯!那是誰呢?他們當然有一個想法,也許跟我所想的一樣:那信徒所見的可能是天使,但也可能是主自己。

主願意與我們同在

  你不要以為主耶穌親自與我們同行,那就太勞駕祂了。不!祂不認為勞駕。試想想,祂願意從老遠的高天下來,降世為人,成為嬰兒,甚至和人生活三十多年,現今怎會不肯和個別有需要的基督徒一起同行呢?說實在一點,不是等我們有需要的時候,祂才跟我們一起;祂現在就是和我們一起,尤其是奉祂的名的聚會,祂一定在那裏。在聚會中,我們有時仿如隱約地看見祂,或說知道祂同在。因為祂正在這兒,所以祂吩咐你跟從,且是跟祂本身。祂是同在的,雖然是藉着聖靈與人同在,但這也就是祂自己和我們同在了。大家要記得,祂是很親近的,祂看我們和祂也很親,既然這樣親,就願意常常和我們同在了!

親密的主

  主召我們跟從祂,就是要我們常與祂同在,這是說祂與我們有很親密的關係。你若與某人不親密,你不會想跟祂久住的,甚至不想和他一起住一會兒呢!你不認識過路的人,你和他一點親情,感情都沒有,你不會請他到你家裏來住;但如果是親人,而你和他是很親密的,就想常常和他在一起,與他居住了。

“跟從我罷!”──甜美的軛

  耶穌基督說:“來跟從我罷!”換句話說,就是時常和祂同住,和祂一起,這就是親熱,親切,親愛了。啊!祂的吩咐很簡單,是嗎?“跟從我罷”只四個字,但當中含有深厚的意義:“我是活的,你可以跟着我,甚至與我同在。”換句話說:“我要你常常與我同在,故吩咐你來跟我。”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主加給我們一個軛,故意給我們難處。可能在難處中,你會對主說:“你釋放我吧!讓我可以自由而行啊!”你試回想未信主以前的那種自由,使你走成那個樣子!用廣東話說,“走成那個死樣子!”頗為諧謔,卻真是“死”啊!現在祂吩咐我們跟祂,祂與我們同在,這是多大的福氣!其實有主的恩惠慈愛隨着我,一生一世那樣隨着我,我們覺得是天大的福氣!

“有你夠了!”

  主說:“我常與你同在。”啊!得着祂和我們在一起,甚麼也不用憂,不用惱,不用掛慮,不用恐懼,是嗎?有祂,問題就全解決了!若遇到難處,你不知如何是好,四處尋找幫助,左思右想,又加上祈禱,後來可能主使你清晰起來,像祂耳提面命那樣對我們說:“我與你同在。”我們可以歡樂地回應說:“那就成了。”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一隻羊所需要的不多,而有牧人就甚麼需要也不怕缺乏了。羊需要草嗎?詩篇第二十三篇就這樣說:“祂使我躺臥在青草上”(2節上);需要水嗎?“祂使我躺臥在可安歇的水邊”(2節下),有些水流湍急,羊不能喝那裏的水。“可安歇的水邊”,英文版本有另一個譯法:“靜水之邊”,羊可暢飲滿足。羊睡多了不曉得要起行,路又長,恐怕晚上豺狼多起來,不知如何是好,但“祂使我的靈魂甦醒(3節)。當然這是以羊作比喻的象徵手法,牧人喚醒羊,如同主使我的靈魂甦醒那樣。從靜水邊,從芳草地上甜蜜的睡眠中,祂喚醒了我,引導我走義路。有祂帶領和引導,我很安心。有時要經過“死蔭的幽谷”,大山彷彿就是死,那個山影就是死蔭。我走過這個死蔭的幽谷,有祂常與我同在,牧人常與我一起,他有杖(牧羊的杖通常有個彎),他有竿(短的,紮實的,用來打野獸),足以安慰我。仇敵來了!有祂在就成了!祂替我擺設筵席,且是在仇敵面前替我擺設的!羊所需要的一切,有牧人同在,沒有一樣缺少的,所以詩篇第二十三篇一開始就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在各種情形中也沒有缺乏:我需要帶領者,需要草吃,需要水喝,祂就給我;需要有一位喚醒我的,需要一位保護者,在死蔭裏替我應付仇敵的,我有!有牧人與我同在!主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約一四:16-18)主同在給我們有很大的安慰。我們不懂走哪條路,祂會一路帶領的。

主要跟着我們

  有些事情你或會覺得有如蒼天那麼大,那麼難,但祂是創造天地的,就是那個“天”本身也難不倒祂。聖經不止一次說“天開了”,又說“願你裂天而降”(賽六四:1),連天也會開起來的,所以即使你的事情難如蒼天,神也可以“裂天而降”來幫助你。祂正在這裏,你也跟着祂,換句話說:“祂正跟着你啊!”由始至終祂跟着你,也跟着我啊!我們有時還會偏離祂,祂就出來尋找我們,這豈不表示祂正跟着我們嗎?祂跟着我們,何時會鬆懈不前呢?我們怕祂會打盹睡覺嗎?看詩篇怎樣說:“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詩一二一:4)我們的跟隨是不夠真誠的,祂跟我們才是亦步亦趨的。詩篇第二十三篇豈不是說“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嗎?祂來尋找人,和“跟”差不多;祂追蹤人,從天上追至人間那樣來隨着我們,我們卻齊心合力把祂推出去,不要祂,“除掉祂!除掉祂”那樣硬是不要祂,但祂不肯走啊!祂任憑我們除掉,在那處祂還作成大工;被人除掉後祂復活,仍然在我們當中。雖然祂臨死前曾向猶太人說:“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路一三:35上)但是接着祂又說:“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路一三:35下)表示祂仍然來!因為猶太人那樣拒絕祂,反對祂,對付祂,耶穌基督不得已離開他們,卻趁機會將救恩給予外邦人,但祂仍然要追蹤祂自己的選民,將來祂會再來,祂仍是要隨着他們的。

“我與你同在”

  有祂,我們不要怕,摩西蒙召時,屢次推辭不就。正當他第一次推卻時,神就說:“我必與你同在。”(出三:12)摩西死了,神向約書亞說:“你當剛強壯膽…不要驚惶,因為…(我)必與你同在。”(書一:9)約書亞的任務很大,他隨着摩西,服事摩西,覺得摩西真偉大,假如你是約書亞,跟着摩西,你不會不讚歎這位神僕真偉大!但摩西死了,責任落在約書亞肩頭上,他真的惶恐,所以神對他說:“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你…不要驚惶…(我)必與你同在。”(書一:5,9)
  選民快要遭受神最嚴厲的對付:神使外邦的軍隊來,消滅他們的國家,把他們丟出去。臨到最後那階段,神呼召耶利米傳達神的話,還望他們悔改。雖然他們真的不行,祂仍要說話。按理,神看見他們是沒有希望會回轉的;但按情,神還要向他們說話,因此祂吩咐耶利米作祂的代言人。耶利米認為太困難了,神卻說:“我與你同在。”(耶一:8)耶利米聽後就順服了。雖有銅牆鐵壁擺在面前,他也走得過去,而且完全成功了。有時耶利米真的不得不向神哀求,求神伸冤等;有時他不想幹了,也不想再講了,但神又抓緊他要他講,這一直下去;神照祂的信實,可以說是祂的信約──“我與你同在”來陪着他,抓緊他,他便走到底了。

“我常與你們同在”   

  我們向前望,前面的幾個月我如何面對呢?再遠一點,現今很多香港人常提的“九七”,我又如何呢?再過些日子,到二零零七年,又怎樣呢?二零一七年,又怎樣呢?“我常與你們同在”,“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耶穌基督是這樣應許的。噢!這位主和我們很有親情,不會離開我們,要常與我們同在。祂說過:“我常與你們同在”,這位主長情不長情呢?很長情!和我們是否很親密?很親密!我們感謝主,我們是祂所愛的。一方面我們很感謝祂,讚美敬拜祂,另一方面,有一位這樣的主來讓我們倚靠,我們深感安穩了!

(獲准轉載自作者著作蘋果樹下,宣道出版社)

各期文章 訂閱本刊

尋找《金燈臺》文章

※如果没有輸入關鍵字,將會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