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從早起來

于中旻

 

  人的生命在神手中,不能多活些年日,但可以活更長的時間。這就是要每天早些起來。
  歷代為神所用的器皿,沒有一個不是早起的。
  讀耶利米書,可以看到神的工作日程:“我也從早起來警戒你們…每日從早起來差遣他們…”(耶七:13,25)
  神反復的藉祂的先知說:“我將你們列祖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日,直到今日,都是從早起來,切切告誡他們…”(耶一一:7)
  “從早起來…”“從早起來…”(耶二五:3;二六:5;二九:19;三二:33;三五:14;四四:4)
  當然,神“從早起來”,是表明祂的急切,是藉着祂的僕人,“從早起來”傳揚祂的信息。神的僕人也都順從,沒有懶惰不前的。
  先知耶利米,彷彿在清晨領受神賜的嗎哪,喜樂的說: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
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我心裏說:“耶和華是我的分;
因此我要仰望祂。”(哀三:23-24)

  先知以賽亞說:“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五○:4)以賽亞文采超卓,口才過人。但他不是倚靠自己的才能工作,是每天早晨先聽神的話,從神領受了,才可傳出時代的信息,並且造福後世。

  並不是老年人睡不着覺,才黎明即起。如果到睡不着覺才早起,那跟長眠不起也不會有多大差別。
  其實,早起的習慣,多半是從早年養成的;如果年輕的時候不知勤奮早起,到老也難指望其改變。
  倒是有人年輕時早起,到老大的時候,失去了這習慣。
  早起是因為有責任感,知道生活有意義,有好多事等他去作,好多人需要他服事。
  大衛的失敗,不在他顛沛流離的時期,而是作王以後,安福尊榮,失去了進取心;起初只露些微的跡象,是“一日太陽平西,大衛從床上起來”(撒下一一:2)。懶散沒有生活目標,表明是靈性的病徵。

  早起,也是敬虔的標識。
  慕勒(George Muller,1805-1898),於1829年到達英國,後參與浦萊茅茨弟兄會(Plymouth Brethren)。聽到一位弟兄講利未記獻祭:只能獻上祭牲最好的部分和脂油;同樣原則,也當用於奉獻最好的年日事奉,每天靈修以最好的清晨,先與神交談。
  慕勒聽了這番話,並沒有尋理由推託,而謙卑接受奉行。雖然他的健康狀況不好,仍然是每天早起,先讀經,追求明白神的心意,而後照神的旨意禱告,這改變了慕勒的屬靈生活,也改變了他事奉,度過敬虔榮耀神的一生,為教會立下了榜樣。平常的早起,是不平常事工的開始。
  慕勒效法弗蘭其(A. H. Franke),創立全憑信心禱告的孤兒院,從不募捐,或用甚麼方法籌款,更不奔走仰望看似能夠出資的富人,不必磨穿幾雙鞋底,不向人低頭,只在萬有的父神前屈膝,專注祈求。起初僅有幾名孤兒,就在近浦萊斯濤的愛市理塘(Ashley Down, near Bristol)開始,發展到收容上千人,成為十九世紀信心的神蹟見證;而且那些孤兒,免於走入監獄,卻有許多成為有用的人才。自己有餘,還支持其他主內肢體,戴德生的中國內地會,也曾獲得慕勒的資助。這樣看來,慕勒的早起,為主的事工禱告,中國也間接獲益。

  耶穌當世的宗教人,視守安息日為十分重要,主對他們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五:17)這話,我們不必拿來當作耶穌勤勞不眠不休的依據;但主在世的時候,慣於清晨絕早起來,摒絕世事,先禱告向天父說話,是我們當效法的榜樣。
  耶穌事奉的初期,住過西門和他岳母的家;整天工作到晚間。還是天剛亮就“走到曠野地方”(路四:42),明顯是與天父交談。馬可更清楚的記載:“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可一:35)當然,有時主不必清晨早起禱告,那是因為祂“整夜禱告神到天亮”(路六:12-13)。那次是因為要揀選門徒。
  可以想見,神的兒子給門徒留下何等的榜樣。

  今天不少教會在聚會的時候,都會唱“三一頌”,其實那只是副歌。原詩“醒起,我的靈魂!”是肯恩主教(Thomas Ken, 1637-1711)所作的。那時,他任聖經學校的校長,在午夜禱告的時候,唱這首詩。肯恩不僅早起,簡直極少睡眠,是注重禱告與神靈交的人,所以能夠聖潔剛強,堅持原則,所以不為權貴所喜,但得英王尊重。

  孔夫子早朝等不到君主出現,知道是領袖愛宴樂,不重朝政和人民,就作收拾行李走路的準備了。
  唐明皇愛色,“從此君王不早朝”,表明其對坐寶座缺乏興趣,不着意愛國愛民,就活該走上了失國逃難的路。
  早起興國,早起興家。可惜,人人會說,卻不多人去力行。
  作領袖的必須早起,否則另謀低就。不僅領袖如此,平常老百姓也該如此。聖經說:“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着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箴二四:33-34)如果你相信時間就是金錢,就知道不肯早起,失去的是何等多!
  不僅大丈夫早起,才德的女子也是如此。“未到黎明她就起來,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將當作的工分派婢女。”(箴三一:15)因為她愛家,對家有興趣,有熱誠,才產生殷勤工作。
  今天的教會,常是趨向事業化,卻缺乏事業的熱誠。從事任何事業,沒有熱誠,注定會失敗;但如果着重事業,不倚靠聖靈,是嚴重的錯誤。教會的主,把事工託付僕人,要求他們良善忠心,時時仰望主,尋求祂的旨意。這樣,祂自然厭惡不冷不熱的態度;而倚靠聖靈的表現,無論是耶穌基督或主的使徒,以至歷代主使用的僕人,都注重早起,早起恆切禱告。
  耶穌復活,在“七日的第一日”,我們不能確知是甚麼時候;猶太人的曆時是有晚上,有早晨,因此可以是周六夜間的任何時候。但聖經確切告訴我們,首先看見復活的主顯現,都是在七日的第一日絕早,並且明白記載,抹大拉的馬利亞到墳墓,是在“清早天還黑的時候”(約二○:1),復活的主在加利利海上顯現,是在“天將亮的時候”,晨霧低迷,幾乎難辨面目(約二一:4-7)。如果有的門徒堅持睡懶覺,就不能見到復活的主。
  早起可以防病,無病應該早起;不早起而又無病,是靈裏的病。
  清晨不早起,是委靡不振作的表現,可以斷言需要復興。有位教牧說過:“牧者不早起禱告,是攔阻教會復興的最大原因。”牧者沒有每早晨起來收取天上降下的嗎哪,就難以供應信徒,莫怪今天羊群飢餓流離,教會荒涼了。
  如果你不注重早起,就很難與詩人同說:

琴瑟啊,你們當醒起!
我自己要極早醒起。(詩一○八:2)

  想想看,琴瑟早起,奏者日出三竿在床上高臥,卻期望絃能自鳴,發出妙音,誰相信會有這樣的事?純是愚拙的妄想!
  一位忠心的神的僕人,多年有早起的習慣。有人長久觀察,見他年老辛勞,問他何必那麼早起來。他說:“有這麼多的靈魂託付我,我怎能不為他們儆醒?”
  相信神會賜下復興,空談沒用,而且不在於深奧理論;你必須作一件簡單的事:早起禱告。這是說,需要真箇實行。
  祝主使教會醒起。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六三期 2013.1
作者于中旻博士為文宣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