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創世記(十八)

面對愛人離世的時刻

鍾慶義

  

經文:創世記第二十三章

 撒拉享壽一百二十七歲,這是撒拉一生的歲數。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亞伯拉罕進去為撒拉哀慟哭號。(創23:1-2)

亞伯拉罕…稱了四百塊(四千五百克)銀子給以弗崙。於是,以弗崙在麥比拉,在幔利前面的那塊地,包括那塊田和其中的洞,田中和四周所有的樹木,都在赫人眼前,就是在所有來到城門口的赫人眼前,歸給亞伯拉罕作產業。這事以後,亞伯拉罕把自己的妻子撒拉埋在迦南地,幔利前面麥比拉田間的洞裏。幔利就是希伯崙。這樣,那塊田和田中的洞,就從赫人歸給了亞伯拉罕為產業作墳地。(創23:16-20)

   創世記第二十三章是撒拉的告別篇章,也是亞伯拉罕展示對神有大信心的一章。

亞伯拉罕把撒拉葬在迦南地(創23:19-20)

   撒拉死後,亞伯拉罕在迦南買了家族的墳地。這墳地的地主是赫人瑣轄的兒子以弗崙(3-18節)。亞伯拉罕向以弗崙正式用四百舍客勒購買田地和麥比拉洞,為了要埋葬撒拉。藉着這個行動,亞伯拉罕展示他信靠神:他要留在神所賜給他的應許地。亞伯拉罕在迦南買墳地埋葬撒拉,表示不僅是撒拉,還有他自己和他的後代,都要葬在這裏。他在這裏所埋葬的撒拉,正是應許的後嗣以撒的母親。亞伯拉罕相信神會按着祂的應許把這地賜給他和他的後人,故此用巨價在迦南買地。這行動是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塊地成為撒拉的墓地,亞伯拉罕的墓地(創25:9),還有以撒、利百加、利亞和雅各的墓地(創49:30-32;50:13)。這些族長和他們的妻子都相信神會把迦南地賜給他們的後代。

   亞伯拉罕購買墓地給他親愛的妻子撒拉和他的後代,並且為他的妻子而哀哭。藉着他的故事,我們也思考:我們怎樣面對有一天會失去所愛的人?我們怎樣處理哀傷和喪親之痛?

亞伯拉罕為撒拉之死哀慟哭號(創23:1-2)

   撒拉大半生與亞伯拉罕作伴,是對他忠貞的妻子。撒拉死時一百二十七歲。她九十歲生以撒,在此之前有二十五年等待應許的兒子出生,即是她六十五歲時跟隨亞伯拉罕離開家鄉。這樣,撒拉和亞伯拉罕作了最少六十二年(127-65=62)夫妻。他們二人共同經歷生命的起起跌跌:一起離開安舒的家鄉吾珥,後來輾轉在應許地與埃及之間上上落落。亞伯拉罕曾兩次為了保護自己而連累撒拉;而撒拉也曾連累亞伯拉罕(要夏甲做代母),導致家中產生衝突。他們一同在焦急和憂慮中等待又等待神賜下應許的以撒。當我們讀到他們的故事,或會想到自己夫妻之間就像他們一樣,共同學習、成長、犯錯、饒恕,共同擁有美好與傷感的回憶。

   亞伯拉罕與撒拉走在一起幾十年;長期的伴侶死了,經文描述亞伯拉罕為撒拉“哀慟哭號”(創23:2)。死亡與哀傷是人類經歷的一部分;面對所愛的人離世,是非常痛苦和難受的。任何人都有機會痛失摯愛之人,但我們怎樣面對痛失至親的哀傷時刻?其實,在這時刻臨到我們之前,我們各人也需要考慮為自己的身後事作安排。這不單關乎自己想有怎樣的喪禮,更重要是思考自己想留下甚麼給親人。沒有人知道自己何時會去世,亦沒有人知道誰會較先去世,所以每個家庭都要學習面對哀傷與死亡來到的時刻。

   失去所愛的人是痛苦的,但如果我們早有準備,就可以較好地處理哀傷和喪親之痛。我們都可以預計終有一天我們會失去一些親愛的人,在此讓我提出幾點建議:

  1. 接受死亡的真實性,即使是信徒也會死去。因此,每個家庭都要學習處理喪親之痛。要彼此與至親分享:當對方離世之後,你打算如何活下去。
  2.  盡情地哀傷,並帶着信徒的盼望(林前15:19、51-56;帖前4:13)。耶穌基督已經死而復活,所有信主的人面對死亡時都懷着永恆的盼望。死亡對信徒而言是個逗號,不是句號;在這個逗號之後的榮耀和永恆與這世界相比,便顯出這世界的短暫了。
  3.  趁着大家在世的日子,互相傾吐心意,說出你如何為對方而活,說出對方在你的人生中如何重要。寫一封表達愛意與欣賞的信給對方。
  4.  應當彼此認罪,尋求和解。寫一封和好的信,請求對方饒恕你的一切過錯,即使對方也曾經深深地傷害你。
  5.  避免在離世時留下債務:定一個限期使自己不再欠任何人的債,除了傳福音的債之外。
  6.  對年長夫妻而言,無論你倆預計自己會活多久或比對方多活多久,都要下定決心,讓晚年過得喜樂和滿足,能彼此分擔哀傷、分擔身體的軟弱,並在恩典中、盼望中、信心中、愛心中彼此相待。
  7.  至於單身的人可考慮友誼的可貴,尋找真正的朋友:是你的知己,能彼此推心置腹,願意與你一同承擔痛苦及掙扎。尋找一個願意在人生餘下歲月裏與你分享喜樂與憂傷的朋友,彼此在信心的旅程上成為健康的友伴。

   盼望教會能夠成為一個讓人得着慰藉的地方。但願無論是已婚還是單身的,在失去至親的時候,都能在信仰的群體中,在基督的愛和恩典裏得到安慰。

 

金燈臺活頁刊 第210期 2020.11
本文由梁偉民弟兄翻譯自作者的英文講章。作者鍾慶義牧師為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