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就像一個人把好種子撒在自己的田裏。眾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敵來把稗子散佈在麥子中間,然後走了。麥子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露出來。田主的僕人前來對他說:‘主人,你不是把好種子撒在田裏嗎?這些稗子是哪裏來的呢?’”(太13:24-27)
在馬太福音中,這“麥子和稗子的比喻”緊接“撒種的比喻”(太13:1-23)之後。兩個比喻雖然同樣使用撒種的事例,但種子和土地在兩個比喻中所指的並不相同。在撒種的比喻中,種子是天國的道,落入四種土地,帶來不同的結果。而在麥子和稗子的比喻中,是同一塊田地裏有兩種種子,代表兩種人。這比喻指出這世上有人是天國之子,有人是那惡者之子;主耶穌使我們明白世上有“稗子”,也教導我們如何面對這些“稗子”。
哪來的“稗子”?在這段經文中,譯作“稗子”的希臘文ζιζάνιον是指Lolium temulentum(註一),一種貌似麥子的有害雜草,混在麥苗之中生長;有譯本將之譯為“雜草”,有的將之譯為“毒麥”。“稗”往往是指Echinochloa crus-galli,是稻田裏的雜草;“稗”,“禾別也”(《說文解字》),似禾卻是草,吸走田地養分,打擊穀物收成。有趣的是,“稗”與“敗”同音,一讀到“稗子”還真容易想起它們就是那些敗壞人們的惡人惡事。
主耶穌解釋,“稗子”是那惡者之子,那撒“稗子”的仇敵是魔鬼;田地是指這世界;那個撒好種子的是人子,而好種子是天國之子(太13:37-39)。主耶穌來到世上傳福音,呼召人們成為天國之子。與此同時,仇敵魔鬼在世上不斷危害天國之子。比喻中那個趁着人睡覺時鬼鬼祟祟來散佈“稗子”的仇敵是那惡者魔鬼,而“稗子”就是世上一切跟隨魔鬼的人。那惡者的工作,就是散佈毒草來危害麥子的成長。惡者之子製造諸般誘惑,叫天國之子追求世界的享樂,不願意付代價跟隨主。惡者之子使人生活艱難,叫天國之子為生計而憂慮煩惱,不能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惡者之子引誘天國之子離開真理;他們偷偷地貼近信徒,甚至披着羊皮混入羊群之中,吞吃羊群。從啟示錄七教會的情況可見,有異端和假教師出現在教會中,引誘信徒去敬拜偶像,貪愛錢財,過淫亂的生活。這些“稗子”危害信徒的生命,打擊教會的成長,自第一世紀直到如今。
既然明白世上有“稗子”,知道那惡者一直在搞破壞,天國子民就要警醒,不但不被“稗子”影響信仰生命,反而更努力作工來幫助麥子成長。另一方面,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忍耐等候,直等到將來審判之時,神就會消滅這些“稗子”。
“僕人說:‘那麼,你要我們去把稗子拔出來嗎?’他[田主]說:‘不用了,恐怕你們拔稗子的時候,把麥子也連根拔出來。讓它們一齊生長,等到收割的時候吧。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工人說:先把稗子拔出來,捆成捆子,好拿去燒掉,而麥子卻要收進倉庫裏。’”(太13:28-29)
雖然出現了“稗子”,但當麥子仍然生長時,不宜把這些毒草拔出。因為它們與麥子一起生長,根部彼此纏繞;拔走毒草,就同時將麥子連根拔起。所以麥子需要與毒草共存,直到收割的時候才彼此分開。
如同麥子需要與“稗子”共存,天國之子在世上也要忍受惡者之子的侵害,直到“收割的時候”:
“正如稗子要被拔出來用火焚燒,這時代的終結也要這樣。人子要差遣祂的眾天使,把一切使人絆倒的事和作惡的人,都從祂的國裏挑出來,丟進火爐裏。他們在那裏要痛哭切齒。那時候,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像太陽一樣發出光芒。”(太13:40-43)
當主耶穌再來審判萬民的時候,一切使人絆倒的事和作惡的人,將會被挑出來丟進火爐裏;相反,“麥子”在新天新地裏不再有哀哭和痛苦。我們要忍耐等候,直到主耶穌再來。在等待的期間,信徒有艱難和痛苦,因為“稗子”仍在危害我們;但稗子終必失敗,麥子卻得保存。這是我們的盼望。
“丟進火爐裏”使人想起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但以理書第三章記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造了一個巨大金像,命令所有人民,每逢聽到有樂器奏響,必須向金像俯伏敬拜;凡不俯伏敬拜者就要被丟進火爐。但以理的三個朋友,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因為堅拒俯伏敬拜金像,就被尼布甲尼撒王下令丟進火爐。沙得拉他們的遭遇,正好說明神的子民在世上需要面對那惡者之子。國家立了惡法,要求人民敬拜偶像來向國王效忠;但沙得拉他們不受惡人威脅,不向惡法低頭,他們堅拒敬拜偶像,堅信神能夠拯救他們。結果,神出手相救,他們三人在邪惡的世代中為主作了美好的見證。
世上有“稗子”;在世上,天國之子需要與那惡者之子共存。不過,最終在火爐裏被焚燒的,是稗子。主耶穌是那位在天上掌權的榮耀之主,我們要堅定信靠祂,在邪惡的世代中堅持跟隨祂,到了收割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天父的國裏與主耶穌同享永遠的榮耀。
(註一)‘ζιζάνιον’, A Greek-English Lexicon, H. G. Liddell , R. Scott, and H. S. Jones, eds., (Oxford: Clarendon, 1940).
作者陳梓宜傳道為金燈臺出版社總幹事兼總編輯。本文所引之經文取自《新漢語譯本》。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如果没有輸入關鍵字,將會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