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查經講章大綱

大綱目錄

追想錫安的詩人

經文:詩137篇

一.本詩作者的處境
 1.是在俘擄地巴比倫。
 2.是逢佳節故追想錫安,緬懷故鄉。
 3.是在淫威暴力之下(有人要他們唱歌)。

二.作者的品格
 1.他有一技之長(詩137:2-3)。不只會彈琴,還會唱歌;可能是聖殿中的一個音樂隊長或班長,可能是一個精明殷勤的人,所以會彈得一手好琴,唱得一腔美曲。
 2.他是一個忠貞不二的人。他有技藝,但在擄掠者的刀槍下他仍不彈不唱,把琴掛在柳樹上。寧可被殺,也不肯將事奉神的技藝去服事仇敵(詩137:2,6)。
 3.他深愛耶路撒冷—神的居所。他雖視技藝為第二生命,但在與愛神愛國的事上比較起來,他寧願沒有技藝而不能忘記神。他愛神,不僅是消極不屈在仇敵的手中,更有積極表現。

三.他的準備
 1.他時常操練自己的琴技和歌喉,就是熟練服事神的技藝,所以他把琴帶到巴比倫,又練習歌唱,所以巴比倫人知道他會唱歌。他是為準備服事神而練習,但他不唱給那暴者聽。
 2.他熟悉聖經的真理和歷史,明白以東人和巴比倫人對他們的虐待。以東人好比家中的仇敵,巴比倫好比外來的仇敵。這是他從聖經的知識清楚認識仇敵。
 3.他深深體會神的心,明白神的旨意(詩137:7-9)。人要常與神有親密的交通,才會體會神的意念。
 4.他伺機待發,等候神的差遣,神何時要他回國他就回去。他不留戀巴比倫的佳境和好待,但他也不輕舉妄動。他可能在巴比倫的河邊訓練一班青年的歌手,琴師,準備將來復國時可以回到聖殿去服事神。
 5.有信心將必復國,得勝仇敵。詩中報復以東和巴比倫的話可能是一種託詞,也是給志士的一種鼓勵。

結論:
  我們常思想故國,要勵精圖治,充實自己,等候神的差遣,作神所差派的工作。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朝王維之詩)

作者:黃彼得牧師 Rev. Peter Wongso

1986-2024 ©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