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查經講章大綱

大綱目錄

有福的途徑

經文:太5:1-6

引言:
  馬太福音5—7章是稱為登山寶訓,與路加福音6章很多相同的,是耶穌主要的教訓之一。

一.世人對福的看法
 1.很抽象,不具體,所以人人對福的定義不一樣。某人說這是福,另一人說那是福,這是個人人歡喜的名目。
 2.指物質的多為福,如發財,得產業,中彩票等,如福祿壽即財,作官,長命,以上的福與氣聯在一起,就是捉摸不定,會來會去,或要付許多的代價,發財要用許多的思想去理財,有房子要照顧,有兒子也要花心血去教養。

二.主耶穌所說的福是甚麼
 1.是態度。如虛心,溫柔,哀慟,飢渴慕義等。
 2.是對神的關係,對神的話的態度。在出埃及記至申命記神就不斷告訴人:人若遵行祂的話必得福,心裏得安息,滿足,不犯罪,與人和好,過一個有益人類的人生。

三.有福的途徑
 1.虛心(太5:3)。此字多用以指需要救濟才能過日子的窮人(11:5; 26:9,11)。多指寡婦(路21:2,3; 出22:25)。此字乃說明心靈需要神的話語才能活。主的食物是神的旨意(約4:34),人活着要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話(申8:3; 太4:4; 詩37:3)。如有這樣對神話語的態度,神的話就成為生活的力量,可生活有力,生命有目標意義。
 2.哀慟。一般的哀慟多數用在愛人死去的哀慟(太5:4),即陪伴的人見不到新郎,所愛的人而哀慟(太9:15),即一班婦人見不到主復活的身體而哀慟(可16:10)。我們一天沒有見到主就很痛苦,見到主就得安慰,所以安慰不是見到物質乃是見到主,主的話是安慰的來源(約20:20)。
 3.溫柔(太5:5),耶穌的心態(太11:29),即凡事謝恩,想到這是神的美旨,即接受一切臨到的現實,想到有父的美意,是婦人心裏的裝飾(彼前3:4)。對每件不如意的事,用神的眼光旨意來思想而接受。對聖經許多不喜歡的教訓,如要付代價,被人恨,誤會的事,都用神的眼光來看,這樣就可以讚美主。
 4.飢渴慕義(太5:6),指心靈飢渴(約4:14; 6:35; 7:37),心靈要有主的話才能滿足,心靈對物質不能滿足,這樣就會晝夜思想神的話,人生就會過得飽足。

結論:
  人生的真福是神的話,神自己的態度,有這正確的態度,那就可以得福,是別人不能奪去的。

作者:黃彼得牧師 Rev. Peter Wongso

1986-2024 © 金燈台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