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太26:36-46; 路22:39-42
引言:
耶穌禱告的背景是面臨出賣,凌辱,鞭打,背十架,孤單,無人同情的十架道路。禱告的主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乃要成就父的旨意,這是捨己的禱告。
一.捨己的意思
捨己即否認自己:捨去自己的身分,名譽,權柄,意念。
二.如何捨己(腓2:6-8)
1.不以與神同等為強奪的(6節)。
2.虛己,主動放下自己所有的,包括善意,權柄,地位。
3.取了奴僕的形像(7節),聽主人的話,無自己的意見,絕對順服討主人歡喜。
4.人的樣式。人的樣式是:時空,知識,能力等有限,是會疲倦,軟弱,憂傷,飢餓。凡人有的祂也有,唯一不同的是祂不犯罪(來2:18; 4:15)。
5.自己卑微(8節)。自動居第二位,這與同等但不強奪是同義詞。
6.存心順服,以至於死。這是指抵擋罪惡的態度(來12:3-4),寧死也不濫用自己的權柄(太4:1-4)。
7.死在十字架上,是羅馬帝國最羞辱的死。是奴隸罪犯的死,主對死的方式不選擇。
結論:
我們在禱告中常求天父的旨意顯明,但常是得不到,也不明白。從耶穌捨己的順服上,我們可以學到,如果不肯虛己,自己卑微,順服父的旨意,以至於死,父的旨意是不會顯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