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心意更新而變化

陳潤棠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一二:1-2)

  上述經文,教導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心意”原文是 vous,這是指我們的心,也是指我們的思想態度與理解。這包括我們由心發出的人生觀,道德觀與價值觀等。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一至十一章詳細講論救恩的要義和神學的理論。第十二章一開始,以“所以”承上接下剖析基督徒實際生活的教訓。他勸我們應把自己當作活祭獻上,天天為主而活,在不知不覺中“心意更新而變化”,並清楚察驗神的旨意。

  本刊上一期在“萬變的世代,不變的福音”中,談到有中性與惡性的變,此外另有“良性”的變。這與察驗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有關。這是積極的,可嘉許的和美好的“良”性的變化,即是不斷的有所“更新”。換句話說都是合乎神的心意並蒙主喜悅的多方面的變化。現從聖經與一些歷史上美好的見證來查看。

一.舊人變新人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

  這是生命的改變,徹頭徹尾的變,舊造的人被改變成新造的人。這應是重生得救的信徒真實的寶貴的經歷,聖經最顯著的實例就是路加福音第十九章的撒該,一個欺壓百姓的稅吏長,一見到主,霎時間變成滿有憐憫,退還詐款,賙濟窮苦的慈善家。 

  保羅在還沒有醒悟明白以前,乃是一個大有學問,狂熱的猶太教徒。他對基督教滿有誤解,含有成見,又盲目的,極力反對與逼害當時信基督的門徒,一心想要消滅教會;但後來,在去大馬士革的路上,被主光照,心眼開通明白過來,從此全然改變,不但自己信主,而且拋棄一切到處傳揚福音叫人歸信耶穌基督,甚至為主的真道赴湯蹈火,遭人的逼迫反對,棍打石扔,多次幾乎喪命,但他寧死不辭。這是福音的奇妙大能,將這一個人完全改變過來。  

  使徒行傳第十六章記載,當保羅為福音之故,與他的同伴西拉被人誣害而被關在腓立比城的監牢時,他們不但不埋怨,不哀嘆,不咒詛,不難過和不懼怕,反而在監牢裏禱告,唱詩讚美上帝;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門全開。那時,監管他們的禁卒以為囚犯逃走,畏罪擬拔刀自殺,保羅馬上攔阻他,後來向他講道,引導他信主。奇怪!囚犯不自殺反而禁卒要自殺,這真是千古奇聞。

  保羅自從歸主後,就不停留的繼續追求長進,因此生命改變,後來他說:“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三:10)

  這新而又新,日日更新,不斷更新,乃是把自己像泥土般交在窯匠的手中,讓主用祂的手來栽培,塑造,磨練,陶造成為合神心意的器皿。這些都是聖靈不斷的工作,神話語不斷的光照,還有弟兄姐妹們不斷的提醒,彼此勉勵與教導,更要緊的是自己要不斷的追求和學習。

二.轉變為童心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太一八:3-6)

  人都是好大喜功,好作大頭,並喜歡誇大。因此一個廚師,若稱他為“大”廚師,他更高興。一個老闆,若稱他為“大”老闆,他便快樂得眉飛色舞。事奉主的人,通常的毛病是喜歡到“大”教會去做“大”牧師。

  使徒們也曾在路上爭論誰為大(可九:33,34),甚至直截了當來到主面前問:“天國裏誰是最大的﹖”想不到主教導他們卻剛好相反。主耶穌要他們回轉“變成”小孩子,即如同小孩子般天真無邪,純良可愛,坦誠率直,信靠順服以及謙卑受教;對權利地位根本無所貪求。

  應注意的,這是童心的召喚,主並不是要他們像小孩子那樣軟弱,或在屬靈方面無知如同小孩子,很容易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被異端矇蔽引誘,反過來應當靈命成熟,並且“長大成人”(弗四:13-14)。

  記得有一位神學院院長說得好:“工作應越來越老練,心志應越來越單純。”

三.個性的改變

  另外一種變,是性格的改變,改變成一種完全相反的性情。本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是在主大能手中另當別論。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主所愛的使徒約翰。他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是他的親兄弟,主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可三:17)

  “雷子”就是個性暴躁,如同打雷似的,在約翰剛剛碰見主的當時,是這樣一個壞脾氣的人,怎麼知道呢﹖我們可從另一段經文證明。

  路加福音第九章五十一至五十六節記載說:耶穌要到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他們不接待祂,約翰心裏不痛快,要求主耶穌像以利亞所作的一樣,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何等的兇蠻,這就是性情暴躁的約翰。後來被主慢慢的陶冶,本來脾氣壞透的人,成為一個最有愛心的人,並且成為貼近主胸懷的使徒。當他年老寫約翰一,二和三書時,不斷的提到“愛”,他自己就是深深地被主的愛所征服,所充滿。教會歷史告訴我們,他被充軍到拔摩海島,被釋放後,牧養以弗所教會,到九十多歲年老體弱,主日崇拜時信徒們將他抬出來,坐在講台椅子上講道,所講的道,總是反反復復的說:“小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小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雖然來來去去僅只這句話,但這句話卻充滿了感力。這種性情上非常奇妙的大改變,並不是靠人的修煉而來的。

四.軟弱變成剛強

  “他們因着信…制服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來一一:33-34)

  “軟弱變為剛強”,希伯來書的作者列舉古聖先賢,主所重用的僕人,如何從軟弱中變為剛強,這也是神大能的作為,可作我們的勉勵。

  彼得即曾一連三次否認主,真個“軟弱如水”,但後來被復活的主與聖靈的恩膏所改變,縱使面對威脅恐嚇,也能勇猛剛強,得勝有餘,判若二人;與舊約時代的先知們無異。

  保羅面對種種壓力與困苦,自感力不能勝,但也深深體會到主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故此他“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一二:9,10)在這之前,保羅曾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林後一一:29)但主的體恤,憐憫,恩典,使他成為剛強。

五.愛心的轉變

  彼得另一種轉變是愛心的轉變。約翰福音第廿一章記載,他為着自己的需用和前途,為現實問題,在門徒中說:“我打魚去”!他一說這話,即影響了其他六人,他們跟着說:“我們也和你同去”。可見作領袖的言行要非常小心!可憐那一夜連條小魚都沒有打着,肚子又餓,天氣又冷;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提比哩亞海邊,為他們預備了早餐。隨後,復活的主一連三次的考問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以前他雖然愛主,但更愛自己,主柔聲責問他時,他極其傷心慚愧,最後只有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從那時起,他即專一的跟隨和事奉主,直到為主殉道。這是愛的轉變。一個經歷過主愛的人,被主十架之愛感化的人,愛主的心也必越久越深。

  在頌主聖歌裏,有一首詩歌描述着,一個人真正愛主之心的轉變,現看第二百九十四首愛的轉變,其歌詞表達一個愛主的人,愛主的心怎樣的遞增:

  第一節:專愛己卻不愛你;
  第二節:雖愛己但也愛你;
  第三節:少愛己更多愛你;
  第四節:不愛己專一愛你。

六.事奉與宣教對象路線的轉變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與嚴謹的課題,因這是關乎神僕人的腳蹤,教會的事奉與宣教策略的問題。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九章二,三節明講:“我是大有憂愁,心裏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他愛自己的同胞骨肉之親,竭盡所能向他們傳福音,願為他們捨命,甚至與基督“分離”也在所不辭。注意上文羅馬書第八章最後一段,他明明宣佈說患難困苦,生死禍福都不能叫他“與基督的愛隔絕”,“不能叫他與神的愛隔絕”,可是接下來為愛同胞靈魂,他以人溺己溺之心志,就是“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這是何等偉人的愛!

  可是到頭來猶太人一直硬心抗拒,最後他極其痛心的離開他們,當眾宣佈“轉向”外邦人去。(詳參徒一三:44-49)神的時候到了,引領調轉他的腳步成為外邦人的光。

  保羅與同工們第二次佈道旅程,離開以哥念後,原本有計劃往西行去亞細亞(包括以弗所等地)講道,但聖靈禁止他們。他們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到了每西亞(土耳其西陲)的邊界,隨即想到東北方的庇推尼(土耳其北部),但耶穌的靈卻不許。他們就越過每西亞下到特羅亞,在夜間就有異象顯現,此即著名的馬其頓呼聲。(徒一六:6-12)他們清楚神的引導,順從聖靈的指引改變行程,跨海把福音從亞洲帶到歐洲去。並在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等地建立了教會。這一轉向,整個宣教歷史都得改寫。

  著名的英國宣教士李文斯敦醫生(Dr. Livingstone),當初本擬到中國傳福音,但神轉變他的方向,卻把他帶到非洲去。美國宣教士耶得遜夫婦(Judsons)當初到印度曾與威廉克理同工,後因英殖民政府留難並驅逐而到了緬甸,工作多年成效並不理想,正灰心失望打算離開之際,與同工到中部山區一走,偶然接觸到緬甸另一克倫族人(Karen),這一族的人心門似已為主打開,他們遂轉變方針,專注這山區工作,一下子即把福音傳開,並建立起本色化堅強的克倫族教會,為神成就更大的工作。華人宣教士林證耶牧師戰前被派到印尼婆羅洲(加里曼丹島)向土人傳福音,成效斐然。戰後擬回香港,路經首都雅加達,見不少粵僑如羊無牧,決定留下創立“粵僑基督教會”至今已有十多間分會散佈印尼各地。

  正如詩篇第三十七篇二十三節說:“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所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工場的去留,繼續堅持留守或轉移,有的可能是個人定路向,有的有時應有所改變,但必需清楚明白神的旨意與聖靈明確的帶領。

  主的福音永不改變,可是傳福音的方法,策略與路向,有時不能守株待兔或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七.變成主的榮形

  “我們眾人既然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 

  這是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後,基督的榮耀藉着我們生命映照出來。

  主還沒有受死復活以前,在馬太福音第十七章,即曾經在山上,在彼得,雅各和約翰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其目的用意深遠,乃是讓這幾位使徒預先看見主基督的榮耀,所發的光輝,神本體的真像(來一:3),顯明祂至高無上的權能與榮美。

  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整章講論主復活的榮耀,將來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身體,滿有主的榮光。這是基督徒最美好的盼望。為此,保羅在第十五章最後一節即第五十八節勸勉我們:“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