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親愛的

劉廣華

 

  從前美國的華僑子弟寫信給父親和母親,都寫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現在變了,他們改寫“Hi Dad”,“Hi Mom”。“Hi”是從“Hello”變過來的,意思近乎“喂”。為甚麼他們會變成這樣呢?可能有人說,這是一種潮流,有甚麼不對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甚麼叫做潮流。潮流不講對錯,只講大家都這樣做,所以我也這樣做;因為大家都做,就算是錯,我也做,這就是入流了。

  1970年代美國拍了一套非常賣座的電影,名叫Love Story,中文翻譯為“愛情故事”。女主角不稱呼她的父親為“爸爸”,而是直呼她父親名字:她的父親名叫“Phil”,她稱呼她父親時就稱“Phil”。跟着全美國有很多青少年都有樣學樣,不叫自己的父母做爸爸媽媽,而是呼喊他們的名字,把他們的父母氣得五孔出煙。這就是潮流。而據語言學家的研究,從我們人類嬰孩的口發出來的聲音,第一個就是“爸”。稱呼父親為“爸”本是人性,這樣看來,直呼父親名字的潮流,可說是逆乎人性的表現。今天,這種潮流已經過去了,因為不是真理。真理永遠不會過去,只有神的話語才是真理。

  書信上“親愛的爸爸”被改寫為“Hi Dad”,令筆者感觸良多。我們中國人所用的“親愛的”,是從英文“Dear”翻譯過來。“Dear”這個字,自從十五世紀開始在英語中出現。“Dear”這個英文字是甚麼意思呢?韋氏大字典Webster Dictionary)的解釋是“Precious, Valuable, Loved”,意思就是“寶貴的,有價值的,可愛的”。今天美國的高層社會,例如銀行的來往信件,政府機構的來往信件等,仍然是用“Dear”,絕對不會用“Hi”,表示尊重。其實,“親愛的”是從神的話語而來,這詞在聖經中早就出現了。

  羅馬書是使徒保羅寫給在羅馬城信徒的一封信。羅馬城是羅馬帝國的首都,是第一世紀西方第一大城。當羅馬在西方稱霸的時候,正是中國的大漢帝國在東方興起,建都長安。“羅馬”的意思是“力量永勝”(Strength wins);“長安”的意思是“江山永固”。雖然這兩座大城的文化和建築完全不一樣,但是有一點相同。當時每一個東方人都希望在他一生當中能夠到長安一遊;而當時每一西方人也希望在他一生當中能夠到羅馬一行。使徒保羅就是其中之一。羅馬書最後一章全部是問安的話。在這段詳細的問安裏面,保羅一共講了四次“親愛的”。其中一次是用在一個姊妹身上:“問可親愛為主多受勞苦的彼息氏安”(羅一六:12)。彼息是一個波斯名字,這個姊妹肯定是波斯人,因為羅馬人絕對不會用波斯人的名字,猶太人也不會。彼息可能是從波斯移民來羅馬,信了主之後,就為主大發熱心,多受勞苦,勝過當地的信徒,所以保羅對她特別敬重。

  哥林多教會可能是第一世紀一個問題最多的教會,而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結黨紛爭。一個結黨紛爭的教會必然會使到那些不喜歡結黨紛爭的弟兄姊妹灰心,冷淡,甚至想離開教會。然而,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卻特別關懷和愛護,稱呼他們為“親愛的”。他鼓勵他們說:“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林前一五:58)真的,如果一個教會把焦點放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上面,它的問題不但會由大化小,由小化無,而且還會得到聖靈的引導,大大的興旺起來。

  到了第一世紀末期,十二使徒只剩下一個,就是使徒約翰。雖然年輕的約翰是漁夫出身,是一個別人眼中看來沒有學問的小民,但是年老的約翰已經成為一個德高望重,人人尊敬的屬靈長者。他特別以愛心馳名於羅馬世界。使徒約翰對年輕的一代特別關心,稱呼他們為“親愛的”。他說:“小子們哪,如今是末時了。你們曾聽見說,那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從此我們就知道如今是末時了。”(約壹二:18)“小子們哪”希臘原文是“親愛的孩子”,英文聖經翻譯為“Dear Children”(NIV)。是不是中文聖經翻譯錯了呢?不是。在古代,當一位慈祥的長者對晚輩說“小子們哪”的時候,他並不是瞧不起他們,而是深深的愛着他們。所以從他口中說出來的“小子們哪”就是“孺子可愛可愛”,若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親愛的孩子”。

  香港年輕的一代寫信喜歡中西合璧。從前他們寫信或送電郵給筆者是寫“Dear 劉牧師”(親愛的劉牧師),現在有許多都改寫“Hi劉牧師”了。不知道其他地區年輕的一代是不是這樣?用“親愛的”(Dear)稱呼收信人,不但是一種禮貌,而且合乎聖經教訓,應當保留,不可放棄。

 

金燈臺活頁刊第一五九期 2012.5
作者劉廣華牧師為佛羅里達州美亞美華人浸信教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