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頁刊



如何把未來的幸福引進當下的痛苦中

“在苦難中持守聖約”系列之七(終)

戴永富

 

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亞巴,就是希伯崙。亞伯拉罕為她哀慟哭號。後來亞伯拉罕從死人面前起來,對赫人說:“我在你們中間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們在這裏給我一塊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赫人回答亞伯拉罕說:“我主請聽,你在我們中間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們最好的墳地裏埋葬你的死人。我們沒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墳地裏埋葬你的死人。”亞伯拉罕就起來,向那地的赫人下拜,對他們說:“你們若有意叫我埋葬我的死人…就請聽我的話,為我求瑣轄的兒子以弗崙,把田頭上那麥比拉洞給我。他可以按着足價賣給我,作我在你們中間的墳地。”當時以弗崙正坐在赫人中間,於是赫人以弗崙在城門出入的赫人面前對亞伯拉罕說:“不然,我主請聽,我送給你這塊田,連田間的洞也送給你,在我同族的人面前都給你,可以埋葬你的死人。”亞伯拉罕…對以弗崙說:“你若應允,請聽我的話。我要把田價給你,求你收下,我就在那裏埋葬我的死人。”以弗崙回答亞伯拉罕說:“我主請聽,值四百舍客勒銀子的一塊田,在你我中間還算甚麼呢?只管埋葬你的死人吧。”亞伯拉罕聽從了以弗崙,照着他在赫人面前所說的話,把買賣通用的銀子平了四百舍客勒給以弗崙。(創23:2-16)

   神雖賜給亞伯拉罕孩子,但他到愛妻撒手人寰的一日,連迦南的一寸土地都還沒拿到手。由於要給亡妻及自己準備葬地,他就找當地的赫族人(屬於迦南人)談。赫人要把土地贈給他,但老人家堅決要買,因為只有這樣,墳地才是名正言順地屬於他。這段對話很有意思,因古中東人講話特有禮貌,卻難免繞彎子。亞伯拉罕本已看上以弗崙這位赫人的一塊田。當以弗崙發現亞伯拉罕不願接受他的“慷慨贈送”時便說(他本也不想贈):“值四百舍客勒銀子的一塊田,在你我中間還算甚麼呢?”但他其實在漫天要價!四百舍客勒銀子這地價太高昂了!亞伯拉罕卻沒有就地還價而直接把銀子給以弗崙。

   在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時,神說亞伯拉罕的第四代後裔才是整個迦南的所有者(創15:18-21)。但迦南地在某種意義上也要屬於亞伯拉罕(創17:8),故在買那塊地時,亞伯拉罕憑信心得到了神的應許的初步實現。雖亞伯拉罕所得的只是一塊墳地,他起碼在這一塊小田上已非寄居者,乃為所有者。古人以葬於異族墳地為恥,故在異地離世者也要回鄉安葬。亞伯拉罕選擇與妻子安葬於此,這表示他因着神的應許,已把此地看成自己的家鄉了,而他們的後裔因此也會視迦南為他們列祖的家園了。後來,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和孫子雅各及他們的妻子都葬在那裏。死於埃及地的雅各囑咐他的孩子們要把他的屍體帶回迦南,與祖父和父親葬在一起。如此,亞伯拉罕買地這平常行動是偉大信心的表現。神視亞伯拉罕為其友並不為過,因亞伯拉罕堅守神的約,以實際行動肯定神的應許。這敘事動人地見證着一個信徒對神的“天真”卻至死不渝的信靠。別人若處於亞伯拉罕的位置可能會覺得神虧待了自己而決定返歸故土,在那裏繼續養老,安然離世而入土為安。回老家肯定不必買墳地了,因地業是從列祖那裏繼承的。亞伯拉罕很可愛,為了跟隨神而多年行蹤不定的他不走回頭路,而以實際行動說明了他堅信神的應許。

   亞伯拉罕買地不僅是一個象徵性行動,也構成他所期盼的應許的初步實現。換言之,亞伯拉罕的行動所給他的是神的應許在日後的全部實現之押金,而這與房租押金的雙重作用一樣(既是租房者的承諾的物質性表現,也是租金的一部分)。基督徒將來會得到復活的身體與新天地,但在目前的等候中,聖靈在信徒生活中的同在與工作既是末後應許的押金,也是應許的初步實現。聖靈之所以是這末後的應許的押金,因為正如聖靈充滿信徒而使信徒變成新造之人,聖靈將來會全面充滿萬物而實現新天新地。總之,聖靈在信徒生命上的工作既是預告也是開始實現神重新創造天地這大應許。故信徒眼下是處於神的應許的“已然”(即聖靈與信徒的同在及其所帶來的赦免和成聖)與“未然”(即新天地)之間,而關鍵的是信徒如何像亞伯拉罕一樣,在當下積極活出“已然”部分而鼓勵他人對“未然”更有希望。

   “已然”和“未然”之間的界限本來有點模糊,即信徒在把“已然”彰顯出來時,其實已經讓“未然”逐步變成“已然”。這意味着信徒要像亞伯拉罕一樣在應許尚未完全實現的情況下一舉兩得地活出應許的可實現部分,而藉此開始實現應許的尚未實現部分。豈不妙哉?在新天地中,幸福的最大來源是神自己,故我們在這禍福無常的舊世界上,通過寧靜親近神、以神為樂等態度本已在當下活出未來。舊世界的誘惑和壓迫都挑戰着上帝在信徒生命中的核心地位,故在挑戰中聚焦於神、安心於神的信徒其實在傳揚一個信息:世上的痛苦和誘惑都會過去,唯有神及信靠神的生命才永存。再者,神的同在是新生命的源頭,故信徒與神的親密交通會在各樣的情況下產生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未來生命的果實。信徒通過它們傳達出一個應許:這些屬基督的心態有一天會取代當今還肆虐世界的自私自利。與此同時,它們是未見之事在有形的現實裏的顯現,也就是新天地在舊世界上的提前到來。

   然而,信徒不可忘記:在他們身上實現的應許是初步性、局部性的。由此,根據聖經,亞伯拉罕雖離世前能得到一塊田,但他和以撒、雅各都承認他們“在世上〔都〕是客旅,寄居的”,因他們“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11:13、16)。無可否認,只要主尚未再來,世上還會有很多天災與人禍,而信徒不能對世上的痛苦視若無睹。其實,信徒由於各樣軟弱也不能不時體驗聖靈的親密同在;這“押金”的全然實現也有待於基督的再來。故信徒要視自己為客旅,期盼應許之地,即那沒有痛苦和眼淚的新天新地。與貶低物質的哲學不同的是:基督教不安於靈魂的安定而期盼身體的復活與宇宙的更新,因為人不但有精神,也有身體。這樣,苦難不但不減弱希望,反而加強了希望。擁有正確的希望之人一般也是很現實的:他知道,這世界充滿痛苦,故唯有神自己方能更新之。此外,正如亞伯拉罕所表現的一樣,被加強的希望是最有準備做出行動的(信靠神和服事人等等),而這積極的態度和那種被虛幻的追求麻醉的避世心態絕然不同。

   要言之,神呼召祂的所有的守約者去肯定並實踐祂的應許。信徒是應許的肯定者,因為信徒在各樣誘惑和考驗中堅信神的話和應許。神說祂是人的避難所和產業,這本來也是一種應許,因此,信徒雖有時體會不到神的同在,還是願意捨己而不被暫時的得失支配,總是操練安息於神。信徒是應許的實踐者,因為當信徒不被短暫的得失支配而總是親近神,神已經在信徒身上逐步實現那未來的生命,也就是以神為樂的新生命。但信徒要做到這一切,他所需要的是基督的聖靈;唯有通過與基督合一,他才能肯定和實踐神的應許,因為耶穌是最完美的守約者,也就是神的應許的忠心的肯定者和實踐者。

 

金燈臺活頁刊 第214期 2021.7
作者戴永富博士目前任教於新加坡神學院。本系列合共七篇已連載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