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人生悲喜交集,有笑有淚,有高山低谷。詩篇第一百二十六篇上半部描寫神子民的喜笑,下半部描寫神子民的淚水;貫乎全詩的,則是歡呼。

當耶和華使被擄的人回歸錫安的時候,我們恍如做夢的人。那時,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那時,人們在列國中說:“耶和華為他們做了大事!”耶和華的確為我們做了大事,我們真是歡喜。(詩126:1-3)
詩人回憶愉快的往事。神為他們“做了大事”,就是使被擄的人回歸錫安。他盡訴喜樂情懷:“恍如做夢”,“滿口喜笑”,“滿舌歡呼”,“我們真是歡喜”。
以色列人經歷了亡國被擄。他們失去家園,流落異地,失去自由;聖殿被毀,他們也失去了昔日的敬拜生活。但先知多次預言神將來必定拯救祂的子民,使他們歸回錫安,歡呼喜樂(耶31:7;賽51:11)。神果然兌現了祂的承諾,使以色列人經歷一件做夢也想不到的事:當波斯滅了巴比倫之後,神喚醒波斯王居魯士的心靈,使他吩咐以色列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甚至吩咐波斯國各地人民在金銀、財物和牲畜方面支援耶和華的子民(拉1:1-4)。這樣,不但是神的子民,就外族人都承認這是耶和華為祂的子民行了大事,正如詩人歌唱:“那時,人們在列國中說:‘耶和華為他們做了大事!’”(詩126:2)
在我們的信仰生命歷程中,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神為我們行了大事,是令人意想不到、喜樂歡呼的。雖然多數人不會經歷詩人那種國破家亡、被擄後又戲劇性重返家園的事件;但每逢了解不同人的信主經歷,聆聽基督徒分享他們如何經歷神,我們就會發現那種戲劇性元素並不陌生。其實,每個信主得救的人都經歷了被擄得釋放;主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使被擄者得釋放,救人脫離罪惡的囚禁,歸回永生的神。當人悔改信主,在罪得赦免、與神和好的那一刻,流露出來的喜樂和平安是難以言表,極具感染力的,讓人讚嘆那是神的作為。在跟隨主的人生中,每當我們細數神的作為,回顧祂如何一路帶領直到今日,我們也能唱出詩人的心聲:“耶和華的確為我們做了大事,我們真是歡喜。”(詩126:3)
不過,細心誦讀,就會留意詩人強調了一個方面:那時。“那時,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那時,人們在列國中說,耶和華為他們做了大事!”(詩126:2)詩人憶述這些喜樂時流露了一種感慨:這些喜樂是那時的。至於現時呢?在這首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目前的處境艱苦,令他一直流淚。
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這些被擄的人回歸,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流淚撒種的人,將要歡呼收割。帶着一袋種子哭着出去的人,必定歡呼着帶禾捆回來。(詩126:4-6)
回歸耶路撒冷時,詩人滿口喜笑,滿舌歡呼。但隨之而來的,是艱苦的處境,使人滿懷愁苦,滿眶淚水。
詩人向神呼求:“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這些被擄的人回歸,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詩126:4)“南地”(Negeb/Negev,《和合本修訂版》譯“尼革夫”)是以色列地南面的地區,是一個乾旱地帶。南地的河道大部分日子乾涸,但到了雨季就會有突如其來的滔滔流水(註)。詩人求神“使我們這些被擄的人回歸,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反映了他看見回歸的人口稀少,就像南地一樣乾涸。他渴望神賜下恩雨,感動以色列人大批大批回來,好像南地河水復流時那樣大水滔滔。
除了看見社會荒涼,詩人回到耶路撒冷也面對很大的艱難;他重覆描述他們是流着淚水出去撒種(詩126:5、6)。一方面可能是指土地需要重新開墾,真不知道撒下去的種子能否有收成;如果剛好遇上荒年,更加是只能“帶着一袋種子哭着出去”。另一方面可能是指重建工作的困難。歸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無論是重建聖殿還是城牆,都受到敵人阻撓或威脅;建殿工程也曾經停頓,以色列人放棄建殿,只顧各人自己的房屋(拉4:1-24;尼4:1-23;該1:1-11)。可想而知,詩人歡喜地返回耶路撒冷,要面對的卻是社會荒涼,生活艱難,為神工作又遇到阻滯,內心愁苦,流淚度日。
痛苦流淚也是我們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人說信耶穌只會蒙福而不會受苦,那人不是信仰錯誤,就是故意騙人。信主得救固然是蒙了極大的恩典和福分,但蒙神看顧和引導的信徒在人生中仍然會面對各種艱難和挑戰,甚至有些患難和迫害正是由於信主而來。而為神作工的人,在事奉中有時真的會艱難到如同詩人所說,一直哭着出去撒種;因為似乎無論付出多少努力,撒出多少種子,都難有收成。
在如此艱難的境況中,詩人所做的就是祈求和堅持。他向神禱告,求神施展奇妙的作為(詩126:4);他也重覆表達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126:5-6)。無論時勢如何惡劣,境況如何艱難,即使是一直帶着淚水,他們都堅持出去撒種,並且相信將來必會歡呼收割。這是一個信心的宣告。
詩篇第126篇上半部表達那時我們真是歡喜,因為耶和華為我們行了大事;下半部表達現在我們真是艱難,但流着淚還是堅持出去撒種。而貫穿這兩部分的,是三次出現的“歡呼”:第5至6節的“歡呼”收割,與第2節的滿舌“歡呼”。這表示詩人相信,既然以前被擄的人能回歸錫安而歡呼,那麼今日流淚撒種的也必得歡呼。這信心是基於神是信實的。神過去如何兌現祂的承諾為祂的子民行了大事,將來也必會兌現祂的承諾為祂的子民施行大事;只要堅持撒種,將來就會歡呼收割。因着事奉主而飽受各種苦楚的保羅,深信我們的勞苦在主裏並不徒然(林前15:58)。在主裏的人,將來必“脫離自己的勞苦,得享安息,因為他們所做的工跟隨着他們”(啟14:13)。神是信實的,祂的話語必定成就,祂的應許必不落空。
跟隨主,有福樂亦有苦楚。主耶穌明確地告訴我們,跟隨祂是會面對苦難的;但祂同時賜下寶貴應許:“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讓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鼓起勇氣吧!我已經戰勝了世界。”(約16:33)主耶穌與我們同在(太28:20),在神的施恩寶座前我們能“領受憐憫,得到恩典,作為適時的幫助”(來4:16)。但願我們或喜笑,或流淚,無論在任何處境之中,都能夠因着神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而歡呼快樂,直到永遠。![]()
(註)Allen P. Ross,A Commentary on the Psalms Volume 3 (90–150)(Grand Rapids: Kregel Academic, 2016), 669–70.
作者為金燈台出版社總幹事兼總編輯。本文所引之經文取自《環球聖經譯本》。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如果没有輸入關鍵字,將會列出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