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耶穌道成肉身,行走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祂行神蹟奇事,以滿有權柄的言語教訓人。顯然的,祂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但使徒彼得向猶太人宣告:“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神卻叫祂從死裏復活了,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徒3:14-15)
“聖潔公義者”!他的聽眾都知道是指誰說的。
聖潔,是神性的重要彰顯。聖潔,清楚的表明神。曾經迫害教會的掃羅,奇妙的蒙召皈主,成為使徒保羅。他到處向人展示絕不含糊的介紹信:“我向你們信主的人,是何等聖潔、公義、無可指摘。有你們作見證,也有神作見證。”(帖前2:10)
基督徒稱為聖徒,當然的身分證是聖潔。
聖潔的品性,既使人敬畏,卻又吸引人。保羅敢於說自己聖潔,反映聖潔是可實踐於生活的。如此典型,在千百年後讀來,還是令人羨慕,想認識他,同他交往,絕不耽心會被他欺騙。
今天有些基督徒,自己不追求、不愛慕聖潔,反而對聖潔加以譏諷,表明生命有極嚴重的問題;不但對旁邊的人造成傷害,也影響聖工,有一天更要面對聖潔公義的主!
有一位年老的傳道人,為福音受了許多的苦難,如此把所信所行的,勸勉後輩: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2:21-22)
這是使徒保羅致提摩太信中的話。“成為聖潔”是聖徒應該追求的,因為他認識主。據點算,聖經中提及“聖潔”有650次之多,真可說:“此經之所以為聖也!”神的旨意在此就顯明了。聖徒怎可忽略神的旨意呢!
聖潔的意思,是分別出來,歸主為聖。神是聖潔的,絕不容忍污穢卑賤。
價值觀。聖徒首先要正確知道,甚麼是寶貴,甚麼是卑賤,不可混淆。最卑賤的是罪惡;罪惡是卑賤的,也使人卑賤。世人誇口財富,地位;但要看那些東西是如何得來的。罪惡不義所得,如:貪污、行賄、偷竊—漏稅和走私是最惡劣的偷竊;不僅是偷個人,更是偷全人民,因為一人規避當盡責任繳納的稅賦,就增加了所有其他人的負擔。殺人害命是不當行為,墮胎也是殺人。淫亂是罪,離婚重婚是梯次性的多配偶,即是姦淫。所有不當而得的財物,雖然增多,仍然是卑賤、羞辱,都不能納入神的庫;作神管家的,絕不能接受這些財物,更不能去收取、丐求,羞辱神的聖名。“脫離卑賤的事”始於知道如何分別,然後成為寶貴器皿,由自潔而成為聖潔。
聖潔的神不接受不潔的人或不潔的物;因此,在獻祭之前,獻祭的人和祭物,都得先用水洗淨。但自潔是必要的過程,目的是要奉獻。聖徒必須了解“奉獻”的真意。獻祭要奉獻在祭壇上,歸主為聖。
人生觀。主人擁有所有的器皿,都有一個目的,就是達到那目的,“合乎主用”。聖經講到耶路撒冷城外的欣嫩子谷,或稱陀斐特,是丟棄各種各樣廢棄物件的地方,非常骯髒可憎惡;是“地獄”的可見代表。那些東西可以歸為一類,就是不能滿足主人使用的目的。所以基督徒人生觀,是要為主使用,對主有用。
使命觀。“預備行各樣善事”。蒙神預定、揀選、因信稱義的人,神在他們各人的身上,都有祂的目的:“我們原是祂的工作〔作品〕,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基督徒都應該有此使命感,不僅禁戒不作惡事,還要行善,就是遵行主的旨意:“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6-17)。因此,聖徒要為主焚燒,不能不冷不熱,作“教混子”。
但在這一切之先,要成為聖潔。
使徒保羅特別警勸哥林多教會,因為他們因富足而驕傲,照世人的觀念行事,常忽略聖潔。使徒引利未記的經文勸勉,兼有美好的應許:
“你們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6:17-18;引自利26:11-12)
神揀選少年耶利米,在最艱苦的環境中傳出人最難接受的信息,卻是最重要的信息。在執行這使命之前,耶和華對耶利米說:
“你若歸回,我就將你再帶來,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你就可以當作我的口,他們必歸向你,你卻不可歸向他們。”(耶15:19)
要分別為聖,是主揀選的意義;“站在主面前”,是蒙恩得侍立,等候差遣,也是蒙主使用的起步。
今天,主呼召“另有一個心志”的人,在末世為祂作口,呼喊人走上生命平安的正路,歸向祂而蒙恩惠。
有誰願意擔負主的使命呢?這時代的耶利米啊!你在哪裏?
作者于中旻博士為文宣士;聖經網AboutBible.net著者
插圖:Agnes Leung(agnesleung.com)
※如果没有輸入關鍵字,將會列出全部文章。